雖然此時天氣寒冷,但人們抵擋不住“迎新年”的熱情。人們忙著買年畫、彩燈、鞭炮、熏香、殺豬、灌香腸和臘肉,壹個接壹個地為春節做準備。
是廣東嚴寒季節常見的壹幕:家家戶戶煮壹鍋香噴噴的糯米飯,拌上“臘味”、蝦米、魷魚幹、香菇,迎接傳統節氣中最冷的壹天。
在南京,當地人的日常飲食主要是燉湯和湯。“191雞”的傳統飲食習俗至今仍被許多家庭所推崇,或單獨燉,或與人參、枸杞、黑木耳壹起燉。在寒冷的冬天喝雞湯真的是壹種享受。
在嚴寒季節,當天地之間的殷琦達到極致時,我們應該更安心地陶冶自己的性情,放松自己的精神,保持心情的平靜和舒適,不讓我們意識中的六欲和頭腦中的七情擾亂藏在身體裏的楊琪,從而實現“正氣存於記憶,邪不可為”
大寒保健面面觀
1.生活:早睡晚起。
在嚴寒期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獲取天德正能量尤為重要。日常生活中要符合冬季隱居的特點,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養陰氣。
2、出門:寒風凜冽。
“嚴寒、風寒”,嚴寒季節手腳容易凍壞,尤其要註意防寒保暖,出門要戴帽子、圍巾、手套。
在嚴寒季節,還需要防風。“頭為諸陽之會”,頭是人體陽氣的聚集地。在寒冷的冬天,吹頭發在頭上很容易導致陽氣的流失,所以在最冷的寒冬季節,男女老少出門壹定要戴帽子保護頭部。
3.鍛煉:日出後鍛煉
如果妳想在寒冷的季節做戶外運動,最好等到日出後再出門。
外面冷,可以選擇室內運動。寒冷季節可以加強太極的修養,也可以做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羽毛球等體育鍛煉。運動的強度不宜太劇烈,出汗後再運動,以免驚擾陽氣。
4、生活:睡前泡腳
寒從腳開始,寒從腿開始。腿腳冷的時候,全身都是冷的。
“飯後三百步,睡前壹鍋湯”有利於防止凍腳,防病保健。
寒冷季節睡前泡腳,可以很好的抵禦寒冷和疾病。可以用中草藥泡腳驅寒、祛風濕、補陽。尤其是愛晚上看書寫字,久坐至深夜的人,睡前更要泡腳。
向古人學習指導
以下是陳僖儀二十四氣導引坐姿——大寒圖。
坐:每天醜的時候,雙手向後坐,跪在床上,壹腳伸直,壹腳用力,左右三五度,叩齒,漱口,吐氣。
即每天23: 00至次日淩晨3: 00,單腿跪下,即壹條腿向前伸展,另壹條腿跪在床上,前腳掌著地,臀部坐在後腳掌的腳跟上,上身後仰,兩臂在背後左右兩側支撐地面,指尖斜向後,身體重心再次前後移動。
腿互相交換十五次。然後,叩齒,咽下體液,呼氣。
主治:氣蘊經絡,舌根劇痛,不能搖臥,站立不穩,大腿膝腫,腹脹腸鳴,消化不良,足衰,不知九事,足腫,苦水滿。
天冷別忘了艾灸強身健體。
嚴寒中溫度低,人體新陳代謝變慢。利用艾灸的溫熱傳導,可以起到強有力的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的作用。同時還能提高人體禦寒能力,調整全身氣血經絡,對冬季常見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1,神闕穴艾灸
艾灸時,可在神闕穴(肚臍)周圍施灸,使神闕下四橫指神闕、關元穴,神闕上四橫指中脘穴,神闕旁兩橫指五橫指天樞穴,大恒穴由外而內逐漸溫熱,進而使全身經絡和氣血暢通。
功效:健身防寒。
2.艾灸雪海穴
雪海穴: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方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左右腿各壹處。屈膝得分。
功效: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3、艾灸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內踝尖直三寸,脛骨後緣壹處,左右腿各壹處。
功效:健脾養血,調肝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