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黃征很難突破瓶頸

黃征很難突破瓶頸

黃征的“撤退”

作者|創建它

編輯|陌陌

20217年3月1日,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時刻。這壹天,拼多多正式超越巨頭阿裏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距離拼多多成立僅5年。

也是在這壹天,黃征宣布辭去拼多多董事長壹職,將職位交給現任CEO陳雷,徹底“放手”自己創立的公司。

現在回想起來,去年7月1日,當黃征宣布卸任CEO時,這似乎是他“退休”計劃的壹次預演。此後,他開始有意識地在對外活動中“退居二線”,以至於焦點更多地放在“拼多多CEO陳雷”身上。

媒體形容黃征的選擇是“沖回來”,但背後的動機值得深思。或許,正如黃征自己所說,他想跳出現在,“10年後摸石頭”,又或許,只是黃征的拼多多到了壹個不可逾越的瓶頸。

黃征200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2004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隨後加入微軟和谷歌。2007年離開谷歌創業,先後創辦電子商務代理公司、遊戲公司,2015創辦拼多多。

黃征給外界的印象壹直是低調的。拼多多在美國IPO的時候,黃征不在,甚至找了壹個拼多多的用戶來敲鐘。黃征之前會在他的微信官方賬號上寫壹些感想。在他的壹篇文章中,他談到了他對“職責”的理解:

在接受《財經》采訪時,黃征稱自己是壹位“非典型CEO”。他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比如輸出文化價值觀,制定戰略方向,不擅長的事他從來不知道怎麽放權。

他承認自己遠不如大多數人聰明,而要留住聰明人,除了同壹個目標,也有相應的激勵。最終,黃征選擇建立類似於阿裏巴巴的合夥人機制。

去年,當黃征辭去首席執行官壹職時,他7.74%的股份,約80億美元,被轉讓給拼多多的合夥人集體。由此,黃征的身家減少了654.38+042.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4.38+000.95億元),讓出了中國第二富豪的位置。

就黃征的個性而言,這可能是他願意妥協的原因。近年來,黃征很少出現在公開場合,股東信是他與外界溝通最常用的媒介。幾乎每封股東信都充斥著關於時間等宏大哲學主題的神話。

和很多創始人壹樣,在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功後,往往會進入壹個更“隱退”的領域。在壹次采訪中,有人問我,如果我不想成為拼多多,我想做什麽?他回答說,他想成為壹名科研人員:“我認為非營利性和全心全意的科研工作將為人類做出更多貢獻。”

這壹次,他在股東信中談到了他的個人計劃。黃征說,他想在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做壹些研究,以便“從質量上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從質量上大幅提高健康水平”。

黃征似乎對大眾意義上的成功不感興趣。他的誌向是提升拼多多的價值,打造更有影響力的公司。他多次提到壹則廣告:

這是來自蘋果的Think Different,那是喬布斯在蘋果回來的時候做的壹個廣告。顯然,黃征也想做出壹些不同的東西。他強調:“我們將更加堅定地投資未來,努力在我們面前建設壹個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我們的美好旅程才剛剛開始。”

最新財報顯示,拼多多2020年各項數據都在向好。全年營收增長97%至59495438+09億元,全年營業額(GMV)16676億元,同比增長66%。

此外,虧損數據大幅收窄,全年凈虧損29.65億元,2019同期為42.57億元。但在數據之外,對於拼多多的“慢性病”,仍然沒有可靠的解藥。

營銷和獲客是拼多多盈利路上的兩大羈絆。

目前拼多多的核心策略依然是巨額補貼,盡可能搶占尚未被巨頭蠶食的領地。雖然早就意識到補貼的“雙刃劍”效應,但在追求增長的模式下,拼多多依然不敢放棄補貼模式。

但問題是,這種補貼帶來的新用戶的質量和忠誠度並不可靠,獲取客戶後,仍然要投入大量資金維持現有用戶的活躍度。不僅營銷成本高,用戶留存成本也高。

另壹方面,接連爆發的負面事件也暴露了拼多多在快速擴張過程中的管理困境。大數據殺熟、強制“二選壹”、侵犯用戶隱私、壟斷漲價、社區團購不正當價格競爭等行為受到嚴厲處罰...在過去的壹年裏,品多多在監管方面頻頻中招。在隨後員工猝死的輿論發酵中,各種管理失序成為眾矢之的。

拼多多的快速擴張,競爭對手的不斷施壓,以及整體環境的變化,也在促使拼多多用更好的組織架構來應對這種變化。對於“盡職盡責”的黃征來說,也許是時候打破瓶頸了。

清華新聘計算機本科畢業生、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博士陳雷也是拼多多的聯合創始人。陳雷並不排斥宣傳。經常參加各種行業會議和活動,上臺演講。但在擔任拼多多CEO半年多後,他仍然缺乏壹個清晰的形象。

在陳雷手裏,拼多多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如何在高速增長中保住“本分”,“百億補貼”後如何保住用戶,如何在人口紅利末期保住增長,如何為拼多多找到新的增長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