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認為山藥是壹種藥材。許多人認為山藥是壹種蔬菜。山藥是壹種中草藥,具有健脾和胃、生津益肺的作用。它可以和靈芝壹起用於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漸增強,對山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現在山藥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成功吸引了許多種植者種植。
其次,種植山藥壹定要起壟!壟作可以提高地溫,增加土壤滲透性,促進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這壹點很重要!
作者寫了以下方案,供農民朋友借鑒!
1,土地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沙壤土地塊種植山藥。種植山藥應選擇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忌鹽堿地、粘土地,土壤結構要均勻,至少在1 ~ 1.2m土層內不能有粘土、土砂等夾層。否則會影響塊莖的外觀和質量。
2.多樣化
選擇高產抗病、形態和表皮特征優良、塊莖長度大於1米的長圓柱形山藥品種。常用的品種有:細毛長山藥、嘉祥長山藥、沛縣長山藥等。
3.挖溝
挖溝應在冬春淡季進行,采用等行距100cm或60 ~ 80 cm的行距。溝槽深度應達到L00 ~ 120 cm,有條件的可采用機械挖溝。
4、整畦,灌溉水分
將山藥溝挖出來的土分層搗碎,去掉磚塊和石頭,然後回填,使溝低於地表的位置,只留下耕層中成熟的土壤,用於種植時覆土。壟溝完成後,灌溉前要整平,水下浸潤後才能種植。
5、施肥
山藥需肥量大,山藥平均產量2000-2500斤/667平方米。需要純Nllkg,P2058kg,K209kg,比例為1.5: 1.0: 1.2。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可在花期進行。可配合水追施15kg尿素和15-20 kg硫酸鉀,生育後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防止早衰。
特別註意:山藥在苗期發芽時,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要立即松土破板。每次澆水、降水後,要進行淺耕,保持土壤良好的滲透性,促進塊莖膨大。在嚴格的山藥生產過程中要及時除草。出苗前,乙草胺可用於土壤封閉除草。出苗前可用蓋草能或魏拔控制雜草。
6.控制病蟲害
主要病害是褐斑病和炭疽病。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開行間高溫,註意排水,發病初期噴施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次。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藤蔓。防治方法為輪作,及時消除病殘,發病初期噴施50%甲基硫菌靈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每10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做到預防為主!
主要害蟲為山藥葉蜂,主要吃葉肉,吃葉成網,減產嚴重。防治方法是噴灑高效低毒的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如姚笛、百樹德)。
以上是我總結的種植要點,供農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