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怎樣才能學佛信佛?

怎樣才能學佛信佛?

我欽佩妳的覺悟。學佛可以造福更多的人,佛教是壹種對智慧和圓滿的信仰。歡迎知佛、信佛、學佛。師兄的善舉從醫生的角度幫助他們擺脫疾病的折磨,從心理的角度引導他們認識佛法,在精神上找到壹個可以駐足的彼岸,壹定會幫助到更多的患者。這不就是學習觀音菩薩慈悲救苦救難,跟班的精神嗎?

請閱讀佛教基礎知識,信佛,學佛疑惑。我從網站上給妳發了壹條信息,請接受。阿彌陀佛!

===================================

問:如果念經,應該念什麽經?

答:佛教經典八千多卷,很少有人全部讀過。學凈土的人,常讀《阿彌陀佛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藥師經》、《地藏經》、《妙法蓮華經》、《華嚴首歸章》、《普賢願》、《普門品》、《金剛經》。

(6)如何念佛?

問:不就是用嘴念佛嗎?還需要註意什麽?

答:雖然有些人無法停止對佛教的思考,但他們仍然在思考它。這種讀書只是遠因,好處不大。壹定要口中念佛,心中想佛,心中壹致,才容易成功。

問:那不是很難嗎?

答:妳看,這壹刻妳覺得念佛太容易了,下壹刻妳又覺得太難了。說實話,說起來容易,說起來難。但是,再難,也要用心去承受,多讀書。時間長了,妳的心自然就不會亂了。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堅持下去,妳會成功的。

還有壹個方法就是念佛的時候讓每壹個字都經過妳的心。嘴裏念清楚,耳朵聽清楚,字字發自內心。再聽的時候,壹個字都不要放松。過了這麽長的時間,雜念和雜念自然會少壹些,內心也就穩定了。這是最好的辦法,別忘了。

問:我應該什麽時候念佛?

答:每天早晚兩次要設置壹個課程,限制誦經次數,或幾百或幾千。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規定。規定之後,不管忙還是閑,都要看完這個號。另外,妳可以隨時隨地閱讀它。妳讀的次數越多越好。妳讀得越久越好。

問:上班可以念佛嗎?

答:可以,劈柴挑水的時候可以念佛,洗鍋洗碗的時候可以念佛,耕割的時候可以念佛。無論住、坐、臥都可以念佛。總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的工作都不能妨礙念佛,而且在工作的同時,念佛可以讓妳的雜念消失,頭腦專壹,頭腦清晰,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問:妳是想大聲念佛還是小聲念佛?

回答:大聲念也好,小聲念也好,口中不念禪定也好。只有在床上和不幹凈的地方睡覺的時候,妳只能在心裏默念,不能大聲朗讀。大聲朗讀是不尊重人的。但是在緊急情況下,無論什麽場合都可以大聲說出來。

問:學佛需要佛像嗎?

答:最好提供壹張悉達多喬達摩或三個西方聖像的圖片。(阿彌陀佛、觀音、史鷙菩薩被稱為西方三聖。)

問:佛像適合放在哪裏?

a:最好收拾壹間空房。如果沒有,可以在自己房間提供。但要經常清理,並用幹凈的布蓋好,不念佛的時候放下,以免褻瀆。佛像最好朝東,信佛者佛像朝西。如果不是這樣,妳可以向任何壹方供佛。

問:真的沒有合適的地方。沒有佛像能做到嗎?

答:如果真的不可能,那麽只要妳有誠意,可以不送佛像。

問:供養佛陀應該用什麽供品?

答:平時可以用香,花,燈,清水,飯,瓜,水果等東西。如果不容易做到,缺幾個或者沒有都可以,但是絕對不能酒肉祭祀,絕對不能在佛前燒紙錠。

問:燒香點蠟燭是什麽意思?

答:香燭是心香、心光的象征。因為眾生如佛,本來有壹顆甜心,壹顆光心,卻被妄想和執著蒙蔽了。現在尊佛尊菩薩的目的是為了顯原香。同時也是對佛菩薩的致敬。

所以只要點壹(枝)到三(枝)香,蠟燭就亮,有些人不懂道理,以為香越燒越大,蠟燭越點越有功德,越受佛菩薩加持。這是對壹些香燭意義的錯誤理解。而且有些地方為了防火,即使不點香燭,只要有壹顆赤誠的心,還是可以得到供養的功德的。

問:我應該對佛陀做些什麽?

答: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壹點。可以磕頭,鞠躬,雙手交叉。(手指伸直,手掌並攏放在胸前,稱為雙手交叉或雙手合十。)但磕頭拜才是最恭敬的,也能是最好的消罪受福的方式。

問:念佛要跪在佛前嗎?

答:不壹定。跪著、站著、走著、坐著都可以,但要真誠就好。當然,跪著更好。

問:妳說,妳要開壹個早晚兩點念佛的課程,請妳給我開壹個好嗎?

答:說到課程,應該是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時間來規定。既然妳要找我,我得給妳寫個最簡單的儀式。如果有時間,願意加緊練習,可以向各地佛經流通處要壹份早晚作業。

那個簡單的儀式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洗手漱口,焚香向佛敬水,雙手恭恭敬敬地交叉,誠心誠意地跪著或站著,按以下順序念:(下面括號裏的字不要念。)

(1)南無十方住三寶。(說句拜拜的話。)

(2)南部沒有釋迦牟尼佛。(說句拜拜的話。)

(3)南方無西天,阿彌陀佛慈悲。(說句拜拜的話。)

(4)南方無阿彌陀佛。(壹百聲,壹千聲,兩三千聲,越多越好,雖然每個人的忙碌時間是自己決定的。只能從少到多,不能從多到少。不管說多少遍,都不用拜,還可以坐著讀。

(5)華南沒有觀音菩薩。(說句拜拜的話。)

(6)南方無大勢至菩薩。(說句拜拜的話。)

(7)南無菩薩有清凈海。(說句拜拜的話。)

(8)願借此功德,莊嚴拜佛凈土,報四種善心,三種濟貧。有知識,就會開悟。做這個報告,壹起生活在天堂裏。(這八句叫做惠檜。看完他們,要拜三拜。這節課結束了。)

(9)念佛的今昔好處

問:念佛不就是為了死後的規劃,活著的時候壹點好處都沒有嗎?

答:不是這樣的。佛教徒這輩子活著當然有很多利益,只是不想用心去索取。因為就算妳死前得到了好處,也只需要幾年幾十年。這有什麽意義,如曇花壹現?生在極樂世界的好處永遠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有念佛的大功德,卻只得到天上或地上的壹點點加持。這和拿價值連城的珠寶換壹根棒棒糖不壹樣嗎?

問:那麽,活著念佛有什麽好處?

回答: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無論是有權力還是有地位,他們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所以他們的內心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煩惱和苦悶。這些都是妄想、雜念導致的情緒動蕩。學佛之後,心裏只有佛家的念頭,不去想。思想穩定幹凈,煩惱抑郁消失。

佛教徒不貪圖世間名利,只知道各司其職,遵紀守法,居安思危,盡力幫助他人解決各種困難。所以,他們心安理得,精神很好。

佛教徒相信因果,遇見幸福,隨緣享受,不執著,不貪婪;面對災難,不要怨恨,不要偏心,以最大的忍耐力,渡過難關,不要讓災難雪上加霜。這樣就不會遭受過度的精神刺激,加深災難帶來的痛苦。

佛教徒,堅持不殺生,吃菜齋戒,生活儉樸,可以減輕經濟負擔,心態更穩定。而且不殺生是慈悲的具體表現,可以減少疾病,增加壽命。

念佛的人,不瞎說,不八卦(不八卦),不罵人,不罵人,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是非之爭。

佛教徒往往以隱忍、四射法(布施、愛語、利人、利同事)對待人和事,所以壹定要搞好人際關系,也就是“人緣”。這樣妳就能在社交生活中獲得快樂和幸福,沒有煩惱,沒有煩惱。

佛教徒常年吃蔬菜,以豆類、蔬菜、瓜類為主要副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念佛經可以理清雜念,控制心神。寫佛經可以鍛煉四肢,活動筋骨,理順呼吸,慈悲為懷,善良溫和,樂觀豁達,專註凈土,有精神寄托,保持心情平靜安寧。以上都可以保證健康快樂,延年益壽。即使偶爾生病,也能“快樂安心”地聽醫,不會有深深的焦慮和困惑,加重病情,增加痛苦。

佛教徒由於壹切思想的統壹,可以隨時集中思想,所以在學習和工作中可以集中思想,集中精力考慮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功效得到顯著提高。

問:是啊,人有煩惱、有抑郁是常事,生病、遭遇不幸是必然的。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大問題。人之所以得不到長壽和健康,就是因為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妳說的確實能解決壹些問題。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好處?

答:以上我說的幾點,只是普通人能理解和思考的。念佛的好處是無窮的。如果能繼續誠心念佛,還是能得到常人難以想象的不可思議的好處。

俗話說“好運氣,好運氣,逆境。”在佛教徒看來,並不是未了的心願。念佛的人經常會遇到這種不可思議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往往可以無憂無慮地獲得好運,在遇到危險的董事會時,他們會在不經意間獲救。

還有,“好人遇到,壞人遠離。”也是可以實現的。他們經常遇到的會議,都是善良的人,能受到人們的愛戴和尊重。以前互相討厭的人,會在各種機會下不自覺的離開,或者化敵為友,重歸於好。

另外,“勤勞消滅智慧”,“快樂是靈魂”。這種“智慧”和“精神”會在佛陀暫時的經歷中自然產生,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從哪裏學來的。這是無法理解的,也是不可思議的。

因為念佛的人內心純凈,容易與佛菩薩溝通,無論他們想要什麽,都會得到不可思議的靈感,如願以償地達到目的。但真正為佛求死的人,是不會刻意追求名利享樂等虛無縹緲的世俗之物的。如果為了貪欲和眼前利益而去念佛,雖有利益,但得之即失,如竹籃打水壹場空。

這些不可思議的靈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有當妳達到了壹定的佛學境界,才能親身體會。

覺海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