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學醫必讀四大經典

學醫必讀四大經典

對於中醫基本功的訓練,大部分醫生認可的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循序漸進法,即從四小經開始,延續四大經,比較適合初學者。什麽是“四小經”及所需書目?本文試作簡要介紹。

明代龔廷賢所著《藥歌四百味》是壹部學習中醫的啟蒙讀物。本書以四字韻的文體介紹了臨床常用中藥的性味功能主治。這本書簡明易記。數百年來廣為流傳,深受初學者喜愛。目前已有包括400味在內的多種藥歌註釋版本,均以原著為基礎,結合臨床實踐和現代藥理研究,對原著進行註釋和闡釋,更具實用性,適合中醫院校師生和中醫初學者閱讀、學習和背誦。

在背誦此韻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參考《本草綱目》(寫於公元1694年,清朝?由王昂編輯)。本書從各種草藥中精選了400多種適用的藥物,並對其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等進行了說明,配以400多種藥圖,編成4冊。不僅有常用藥物,還突出了這些藥物的使用要點,相當受初學者的歡迎。或見《本草從新》(清?作者吳·)。本書是在王昂《本草綱目》基礎上修訂的藥學著作。全書共收錄藥物670余種,附藥265,438+00余種,並以相同的藥名描述了藥物的真偽、味道、功能、治療等。該書的分類類似於《本草綱目》,簡明實用。該書在現代本草著作中廣為流傳,具有壹定的學習和臨床參考價值。通過閱讀以上著作,可以加強對中醫知識和臨床應用的理解。

《堂頭歌集》為清代王昂所作,成書於公元1694年。書中選錄了300多個常用方劑,分為補、發表、攻內、嘔吐等20類。它們以七言歌詞的形式進行歸納和總結,每邊附有簡短的註釋,方便初學者學習和背誦。這是壹本廣為流傳的中藥學書籍。由於此書以韻文編撰,朗朗上口,易於記憶,對後世影響很大,被尊為“四小經”有清本、釋印本、鉛印本等五十余種。

在背誦此韻的基礎上,請參閱《醫方集》(也是王昂寫的,卷三* * *)。書中收集了80多個實用方劑,分為21類。每篇論述包括適應癥、藥物組成、方劑、湯劑、加減等。該書內容豐富,闡釋簡潔,廣為流傳,是壹部很有影響的專著。或者讀壹下清代吳寫的《方與用》。本書廣泛收集了歷代有效方劑,治療原則、方劑理論、實際應用等幾乎所有與方劑相關的問題都有論述。全書***14卷,其中偏旁為方劑學總義,《內經》方劑學12,且從第壹卷到第12卷每卷分上下兩冊,每冊為壹門,***旨在治風、調血、滋補、澀固、散表、吐逆、攻毒。以下處方的用法、用量及用法:再論配伍原則,即方論與用者禁忌;最後,方劑加減的應用方法靈活。該書收錄方詩656首,附詩446首,同類詩446首,涉及同義詞31個,共1102首。卷末是《無藥解讀》,介紹了調神、調息等非藥物保健方法。印刷本有很多種。

《湖上脈搏》是明代名醫李時珍所著。整本書都是歌和韻的體裁,容易記憶。是學習脈診的指南,對後世影響很大。在背脈象公式的同時,需要背“四字”(宋?《子胥隱君崔顏佳》為明代荊州嶽池人李顏穩所作。背熟後要多臨床,早臨床,達到“多診識脈”的目的

《醫宗金鑒》90卷,是清政府組織太醫院對吳倩等人進行宣判而編纂的大型醫學叢書。也是清政府廣為流傳的醫學教科書。本書對中醫內容進行分類整理,編纂了15種醫學書籍:《傷寒論筆記》、《金匱要略筆記》、《名醫方藥刪補論》、《四診要訣》、《運氣要訣》、《傷寒論要訣》、《婦科心法要訣》。內容廣泛,涉及臨床各科的辨證論治,理論淺顯,方法靈活,語言簡明扼要,適合臨床實踐。《四庫全書總目》說它有“圖、說、歌,便於學者研究記憶”。200多年來,這本書壹直是學習者的必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