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9種體質可以聽音樂調節身體。

9種體質可以聽音樂調節身體。

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琦教授將人的體質分為九類,分別是平和、陽虛、陰虛、痰濕、濕熱、氣郁、氣虛、血瘀、特質。其中,健康平和型體質僅占32.75%,其他8種偏性體質占67.25%。

古琴的五音入五臟,可以調節氣血、臟腑陰陽的平衡,對了解妳的體質,更有針對性地聽相應的曲子,改善妳偏常的體質,很有幫助。下面給妳介紹幾個身體特征和調理軌跡。和平的人基本都是健康的,暫且不討論。

氣虛體質

氣虛是指由於元氣不足而引起的壹系列病理變化和證候。所謂氣,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由腎中之精、水谷脾胃吸收和運化的氣、肺吸入的清氣組成。氣虛是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氣短,四肢無力,頭暈目眩,動則出汗,聲音低沈。包括元氣、元氣、衛氣不足,氣的升、溫、守、固、氣化功能下降,導致機體某些功能活動下降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

音樂調理:適合聽宮音、尚音、尹正。因為宮陰入脾,商陰入肺,尹正入心。肺主氣,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需要心脈的推動。妳可以聽流水,陽春,長青,何銘九高,文王草等。

氣郁體質

人體之氣是人體生命運動的基礎和動力。生命活動的維持必須依靠氣。人體之氣,除先天稟賦、後天環境、飲食營養外,與腎、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所以,身體的各種生理活動,本質上都是氣在人體內運動的具體體現。當氣達不到外而積於內,就形成了氣滯。中醫認為,氣郁多由抑郁、不快引起。氣長期郁結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嚴重影響健康。

音樂調理:多聽角音、手語音。角聲入肝,可疏肝理氣;征音入心,振奮人心楊。古琴音樂有《漁歌》《山》。

陽虛體質

陽虛是指陽虛衰衰的病理現象。陽氣有溫煦四肢臟腑的作用,如果陽氣不足,身體的功能就會下降。陽虛體質的體質特征與寒性體質的體質特征相似,都是陽虛寒涼的癥狀,如乏力畏寒、四肢冰冷、口唇蒼白、氣短懶動、嗜睡乏力、男性遺精、女性白帶松散、腹瀉、尿頻特別是夜尿多、性欲減退等。

音樂調理:聽號角聲,征聲,振奮陽氣,增加人體活力。古琴曲《流水》、《酒鬼》、《奈》等。

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是指當臟腑功能失調時,容易因陰虛而產生內熱的癥狀,常表現為形體消瘦,顴骨潮紅,手腳發熱,潮熱盜汗,心煩易怒,口幹舌燥,毛發幹燥,皮膚幹燥,舌紅少苔,甚至舌滑無苔。多為燥熱之邪所侵,過食溫燥之品,憂慮過度,性不正。

音樂調理:聽羽音、商音。羽聲入腎,為水下之源,尚聲入肺,為水上之源。羽調古琴曲有《夜啼》《晨飛》。商代古琴曲調有長慶、何銘九高、白雪公主、瀟湘雲水等。

濕熱體質

外部潮濕和內部潮濕是有區別的。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在雨中或潮濕的室內涉水,使外界水分侵入人體所致;內濕是壹種病理產物,往往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如果身體虛弱,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了太多油膩和甜食,脾就不能正常運化,水濕就停止了。而且脾虛的人也容易吸引外濕的侵襲,往往會阻礙脾胃使濕內生,所以兩者既獨立又有聯系。

濕熱或因夏秋季節天氣濕熱,濕熱結合侵入人體,或因濕停留時間長而化為熱,或因陽熱體質使濕變為熱,故濕熱同時並存的情況十分常見。

音樂調理:宮陰、余音,宮陰入脾,健脾利濕;羽音入腎,滋陰清熱。古琴歌曲包括《深山秋夜》和《追憶似水年華》。

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是指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時痰濕的內在表現,易造成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水濕停滯,痰濁積聚。常表現為肥胖、脘腹脹滿、胸悶、痰多、易嗜睡、體重不適、喜吃肥甘醇酒、舌質肥厚、舌苔白膩,多因寒濕侵襲、飲食不當、先天稟賦、老年久病所致。

音樂調理:多聽有棱角的聲音。古琴曲《陽春》《山》等等。這些歌曲能養陽,使人快樂健康。

血瘀體質

血瘀是指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時,由於血液循環不暢或內出血而形成的內阻體質,常表現為面色晦暗,皮膚粗糙,有色素沈著,或有紫斑,口唇暗沈,舌質紫或有瘀點,脈細。多由七情、寒氣侵襲、年老體衰、體虛久病等原因引起,常因瘀血阻滯臟腑經絡不同部位而出現不同癥狀。

音樂調理:要聽號角聲和征音,征音入心,心主血脈。其美在面,角聲入肝,肝控泄。古琴曲《陽春》《高山》《山中吟》等等。

特殊捐贈

特發性體質又叫特異性體質缺陷和過敏。特殊稟賦是指由遺傳因素和先天因素引起的處於特殊狀態的體質,主要包括過敏性體質、遺傳性疾病體質、胎兒體質等。

音樂調理:聽龔音、尚音。宮陰入脾,商陰入肺,脾主四肢肌肉,肺主皮毛,內外兼顧,提高機體的適應性。代表性的古琴曲有《寒山和尚》、《關山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