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的六月被稱為長夏,也可以稱為夏季的最後壹個月,這與長日短夜有直接關系。在古代,人們用五行來搭配四季,但壹年只有四季。如果少了壹個呢?於是想出了《長夏》來補充。“長夏”壹詞最早見於中醫經典《蘇文金匱嚴陣》壹文,說:“脾主長夏,太陰陽明為主任醫師。”
在這裏,是第壹次把“常下”對應到脾胃。根據五行的推演,自然界中的五行是“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人體的五臟,如肝、心、脾、肺、腎。五行對應五時,所以五臟也分別對應春夏秋冬五時。
長夏五行屬土,五行屬中,五行屬濕,五臟屬脾,五體屬肌。王冰在的註釋中,對當時的汙濁之氣法說:“長夏亦稱六月。夏為大地之母,土長於中,為長所治,故雲長於夏。”這時做好健脾的護理措施,會對身體有好處。
中醫養生壹直強調“養生三因”,即“因時養生”、“因地養生”、“因人養生”。因時因時養生意義重大,順應了大自然的命運,結合了季節的特點。中醫認為“暑熱必伴濕”、“脾喜燥惡濕”,所以在漫長的夏季要學會補脾,避免脾功能下降,引發其他疾病。
下面介紹幾個在漫長的夏季裏,簡單的健脾養胃的方法:
飲食攝入:在漫長的夏季,要特別註意飲食,可以吃壹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冬瓜、苦瓜等。此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獼猴桃、西紅柿等也要適當食用。但需要註意的是,吃水果蔬菜要適量,以免消化不良,損傷脾胃。
忌貪:面對炎熱的夏天,很多人會直接待在空調房裏,平時不會輕易出門,室內溫度會調得很低。事實上,這對妳的健康非常不利。室內外溫差不應超過10。同時要註意給房間除濕,適當保持幹燥。
合理睡眠:由於白天長,夜晚短,在漫長的夏季,有些人的睡眠時間表會發生變化,開始晚睡早起。但是休息不好會給內臟帶來更大的壓力,中醫也認為“胃不和則不安”。在這方面,想養脾的朋友要註意安排合理的睡眠時間,比如睡“午覺”等等。
看到這裏,妳知道為什麽要在漫長的夏天好好保養自己的脾臟了嗎?另外,妳有沒有學會長夏補脾的做法?日常的養生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就看妳能不能按照養生目標堅持下去,但是不要做西方的錘子,努力了還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