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壹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它標誌著夏季最後壹個月的正式開始。當太陽到達經度105度時,稱為光夏節氣。那麽,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小暑過後的養生方法。歡迎閱讀瀏覽。
第壹關:陽陽關
首先,夏天容易受涼,會導致體力和活力不足,身體機能下降。比如出汗過多,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人就容易體液流失;壹旦免疫功能下降,感冒、腸胃病往往乘虛而入;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夏季心臟功能容易混亂。總之夏天的太陽精神是從旺盛的巔峰慢慢衰退的,所以夏天要特別註意養生?補氣?以防冬天陽光弱。
對策:
調節體溫與室溫的差,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應保持在27℃,不能太低。總之,夏天要生活在涼爽、幹燥、舒適的環境中,避免貪吃引發各種疾病。
第二個層面:情感層面。
夏天天氣炎熱,情緒容易波動,容易激動,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發作。此外,夏季中風發病率也相當高,需要註意。值得壹提的是,情緒波動過大還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也與情緒密切相關。
對策:
有意識地調節情緒。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患者在夏季壹定要註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
第三級:濕熱級。
夏季炎熱潮濕,人們經常感到頭重腦痛,因此容易情緒低落、倦怠、胸悶、食欲不佳。對於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季更要註意保養,防止咳嗽和氣管疾病復發。對於濕熱體質的人來說,手掌和腳底經常有發熱感,在濕氣和熱氣的相互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看起來又黃又臭。
對策:
飲食要清淡,容易消化。多吃能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粥、荷葉粥、赤小豆粥等。,和冬瓜、荷葉、薏米壹起煮湯,也是清化濕熱的清涼飲料。同時註意調節室內濕度,多開窗通風。
第四關:睡眠關。
夏天白天長,晚上短,晚上溫度高,導致壹些人晚上休息不好。根據中醫,是這樣嗎?陰陽失衡?,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高血壓患者往往血壓升高,心絞痛患者增加發作頻率。
對策:
保證充足的睡眠。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身體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的高質量睡眠。
第五個層次:飲食層次
夏季飲食不宜過飽,壹般是七八分飽,但壹定要註意全面均衡的營養搭配,不能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氣影響,胃口不好,可以吃得清淡壹點。周教授建議,夏季應多吃低糖、低鹽、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盡量少吃辛辣、油炸食品。
對策:
適合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蘿蔔、番茄等能祛濕疏通淤泥、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吃淡水魚,少吃紅肉。可以喝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綠豆湯等飲料。
第六關:健身關
很多人都有這樣壹個誤區:因為夏天出汗太多,所以懶於運動。其實夏天還是需要保持適度的運動,但是要註意不要在陽光下運動。同時,由於夏季出汗量較大,有利於排毒,但要註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出汗過多增加血液粘稠度。
對策:
建議飯後壹小時運動,運動不要太劇烈,不要出太多汗。散步、慢跑、遊泳等運動非常適合夏天。同時,夏天壹定要多喝水,及時補水,排除毒素,減輕心臟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