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對應的五行是什麽?

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對應的五行是什麽?

人體與五行學說

所謂五行,是古人總結出來的壹套理論,主要用來解釋萬物的相互聯系、相互稟賦、相互制約,從而達到生態平衡。五行學說是壹門善於解決多因素平衡、和諧、存在的學問,是壹種有價值的理論方法。

五行的具體內容很簡單,就是原生金、原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以及土與水,水與火,火與金,金克木與木土的關系。也就是說,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

所謂共生,就是五行中有“我生”和“我生”。比如原生金,是指地球的礦脈中含有金屬,可以通過冶煉產生;金聖水是指金屬工具可以挖井、挖渠、挖水源,所以叫金聖水。水生木是指植被的生長必須靠水來滋養。沒有水,植物就不能生長。木火是指草木能燒成火,這是古人常做的事。火是人類征服的第壹股自然力。火生土是指熾熱的陽光可以溫暖土壤,使其充滿生機。冬天,土地因為沒有火,長不出植被,所以沒有生機。

“我活著”是我的“兒子”,就像我自己的孩子壹樣。生我的是我媽,跟我親生母親壹樣。五行中的每壹個元素都有生者的“母”和生者的“子”。五行構成了壹個無盡的生物圈,壹個相互依存的生態系統。五行互為“親戚”,是壹個充滿愛的系統,是壹種相互支持的關系。但是,世間萬物不僅需要互助,也需要相互制約,即相互牽制和約束,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諧的體系。

所謂相互牽制,就是相互牽制。比如土克水就是土的堤壩,可以限制水的流動。所謂“水來土擋”就是這個道理;水是用來滅火的;霍克金,礦石中的金屬是用火冶煉出來的,應該是古人掌握了制陶技術之後才逐漸發現的。當然,用火鍛造金屬制造各種器皿和工具是壹大創舉。金克木的意思是金屬工具可以砍樹、收割莊稼、造船和木制家具;木克土是指植被的生長可以改變土壤結構,使土壤疏松而不板結,成為生機勃勃的土地。

五行之間,是人類勞動參與的動態變化過程,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畫卷。

五行中的每壹行都不可或缺。沒有壹條線,這個系統就不存在。任何壹個元素都不能過了頭,會影響到其他元素,其他元素也會相應發生變化,通過互抗互生的相互作用,恢復系統的平衡。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五行中的水、火、木、土可以是自然物質,而金不是。黃金是人類勞動的成果。生命和五行之間的和諧只有在人類勞動的參與下才能實現。沒有人類活動的參與,五行就不能成立或“活動”。

考古證實,金屬被冶煉之前,只是在石器時代,大量金屬工具的出現是五行學說出現的物質基礎。

也就是說,“原生金”是人類通過冶煉礦石生產銅、鐵、銀,金屬的生產是人類勞動的結果;“金克木”也是人類的勞動過程,用金屬工具收割,用金屬工具加工木材;“燒金”的過程,是人類冶煉金屬、制造金屬器皿的過程;“金水”的過程就是挖井修渠挖水源的過程。所以我們說,沒有人類的創造,五行就無法成立,只有四種物質元素:木、火、土、水;沒有人類勞動的參與,即使有五種物質,也不能“做”,而只有“五物”和“五行”所謂“五行”,就是五種物質元素在人類勞動的參與下運動,“作用”和變化。

五行學說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比如天地五味,與人體五臟有著密切的關系。

春氣歸肝,屬木。暑氣通心,心屬火。長夏之氣通脾,脾屬土。秋氣通肺,肺屬金。冬氣歸腎,腎屬水。

春天有風,風吹著植被使其生長。植被的生長表現為向上伸展,向下生根,原生植被的味道是酸的。肝臟的功能是像樹壹樣排水、上弦和伸展。當肝氣舒適時,人的血液就會通暢,消化吸收的功能就會旺盛。樹木依賴並影響著水和土壤。所以,肝臟的功能是否正常,首先要看腎水是否充足,脾土是否健康。當然,木能生火,火能生金,所以肝火太旺,會影響肺氣的釋放,血液的流動,心境的平和。

其他四臟和肝壹樣,其功能正常與否不僅與自身有關,還會影響其他臟腑,這是中醫的特點。它不只是看壹個臟腑,而是在整個系統中尋找平衡,試圖恢復五臟之間,臟腑之間,臟腑之間,氣血津液,五官,九竅,血氣,筋骨之間的平衡。

在五行學說的體系中,每壹行都是平等的,是和諧的、平衡的、動態的。誰也不能過度,會導致壹系列的變化,不和諧,其他物質因素,疾病。同理,任何人都不允許五行中有“壹行太弱”,因為“壹行太弱”也會影響其他行,會出現不和諧、不平衡,壹系列的變化和疾病。

五行學說強調整體、和諧、動態、平衡。這種“理想國”的出現,需要多重世界的相互牽制和大智慧。什麽是大智慧?是“道法自然”,即天地日月星辰的運動,形成四季五行。

可以說,五行學說是人類社會發展到壹定階段產生的哲學思想,是善於解決復雜問題、構建和諧社會、倡導以人為本的哲學基礎,是東方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優秀思想,是解決世界復雜問題的理論法寶。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在過去的哲學中,時間和空間是分開衡量的,就像兩條可以任意交叉的線段。只要時間和空間結合,就會產生不同的物質。所以,在過去,時間和空間總是被不同的理論分開、衡量和標記的。在五行學說中,時間和空間是在人的幫助下融合在壹起的。

天地五味原本是互不相關的事物,彼此孤立,是分別具有“包含標準”和“排除標準”的十種物質元素。但在人體內臟的幫助下,天地五味統壹形成人,共同供養人。

當然,天地五味的分離也會促成人的死亡。

空間的東、西、南、北、中、春、夏、秋、冬五個方位,在五行的指引下,通過人體的五臟六腑相合。比如東方配春,屬木;南方配夏,屬火;西配秋,屬金;北方是冬天,屬於水;中部屬於土壤,與四季有關,主要屬於夏末秋初的長夏。這種依附構成了壹個在時間上不間斷,在空間上不可分割的整體和動態。

人體的五音、五色、五體、五味、七情、九竅都可以被五行學說貫穿,形成壹個完整的體系。換句話說,與人體五臟相關的哲學基礎就是五行學說。

人們經常提到《易經》與中醫的關系,大多認為兩者關系密切,但在中醫著作中我們看不到《易經》的引用。

其實《易經》裏的醫學內容很少,主要是在方法論上,是為了啟發人們的思考。另外,在方法論上,陰陽五行學說把易經的精髓傳給了中醫。所以中醫經典裏很難看到《易經》。

人們在解讀《周易》八卦時,認為幹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離卦代表火,根卦代表山,換卦代表澤,震卦代表雷,坤卦代表風。天、地、水、火、山、山、河、雷、風,基本都是人賴以生存的自然物質環境,八大物質中沒有人為因素。

但是,八卦的土地,山川,可以匯成土壤;天、雷、火可合為火;風可以變成木頭;水還是水。八卦中的物質雖然豐富,卻掩蓋不了五行中的金。換句話說,八卦雖然號稱能概括壹切,卻缺少了五行中的黃金。

為什麽會這樣?因為黃金不是自然界固有的,它是人類勞動的結果。

八卦的形成並不依賴於金屬,也就是說它出現的更早。五行學說不可能在金屬被冶煉之前,在金屬工具沒有被廣泛使用的時候出現。

在五行學說的體系中,火作為人類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已經有壹百多萬年的歷史,它獲得了比八卦中更重要的地位;因為木可以代表生命,所以在八卦中也有不同於風的特殊含義;作為土地、山川精華的代表,土壤有著更加突出的地位。水是這個星球上最豐富的物質,也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地位不可小覷。

在八卦中,“荀”有時被解釋為風的象征,有時被解釋為木的象征。《象傳》中,以三畫解十五合卦時,以風解卦十次,以木解卦五次。坎瓜在大多數情況下被說成是水的象征,有時也被說成是春、雲和雨的象征;偏離占蔔大多被解釋為火的象征,少數情況下被說成是光和電的象征。

《轉卦傳》將八卦與各個方向聯系起來,與身體的頭、腹、腳、大腿、耳、眼、手、口相匹配,將八卦與馬、牛、龍、雞、貘、雉、狗、羊等動物相匹配,從而逐漸擴大了八卦的依附性。

傳說中的八卦起源於伏羲時代,更早;五行學說形成於商代之前的禹,晚於八卦學說,可以借鑒,可以取舍。

五行不僅簡化了八卦的“基本單位”,由八種元素簡化為五種元素,還借助“道具”去除了復雜運算的神秘外衣,使金、木、水、火、土的關系更加廣泛、普遍、緊密。

五行擺脫了八卦的“偶然性”和“隨機性”的計算結果(即每次占蔔的結果不壹樣),形成了壹個經常存在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體系。

五行學說也解決了陰陽學說的壹些缺點,使得世界上復雜事物之間的聯系除了對立統壹之外,還包括生育節制、因果虐待、侮辱等復雜形式。

比如男女是陰陽對立,但除了陰陽屬性不同,還有母子人情。水、火、寒、熱除了陰陽對立統壹之外,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也是不同的。同樣的水和火的過多或不足,在不同的季節和地區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這種復雜的關系用五行學說來處理,比陰陽學說更合適。

在中醫理論的奠基性著作《蘇文》、《靈樞》、《難經》中,我們看到了五行學說的豐富內容,卻沒有發現任何八卦。

作為六經之首、中國文化之源的“易學”已被陰陽五行學說所取代。它們與原有的醫學知識相互融合、相互交織,徹底擺脫了“巫師”和“巫術”的影響,擺脫了迷信,走向了科學,形成了完整、系統的醫學理論,指導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進步和完善,共同走向了21世紀。

在與現代科學的交流和沖擊中,陰陽五行學說仍以其深厚的基礎、廣闊的視野和善於解決復雜問題的優勢,引領著中醫安全有效的治療和養生,並逐步走向世界和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