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盛夏防暑;長夏防濕邪;同時要註意保護人體的陽氣,防止因暑假而過度貪涼,從而傷害人體的陽氣。夏天,酷熱難耐。當人體不能忍受過多的濕熱時,對於人體來說,濕熱就成了威脅人體、可以致病的邪氣。因此,盛夏和夏之時要註意防暑防潮。
中暑:
暑為暑之主氣,為火熱所融,只發生於夏季。此時,暑熱之邪可消散陽氣和津液,導致多汗,津液減少,口幹唇燥,小便黃而心煩,等等。此時需要及時治療,這是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現象。夏天很熱,往往很煩,煩更熱,所以心態平和尤為重要。夏天保護自己的心靈,有兩個方面:壹是有事可做,讓自己的精神不空虛;第二,妳要有良好的精神修養,可以避免外界不良情緒的幹擾。只要做好這兩點,自然精神飽滿。這是夏季精神休養的基本規律。
第二,壹定要防潮:
潮濕是長夏的主要氣體,尤其是南方,天氣炎熱多雨。由於濕邪重濁向下,特別容易損傷脾胃的功能,導致夏季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濕氣也特別容易侵入皮膚的骨骼和肌肉,所以夏天經常會出現皮膚病變和關節炎。
夏天的三伏天,由於高溫低壓高濕的作用,人體汗液出汗後不易排出和蒸發,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容易發生腸胃炎和痢疾。長夏濕邪最容易侵犯脾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中醫認為,長夏時節的飲食原則應該是清淡、少油膩,以溫性食物為主。
在中國南方,許多人有吃辣椒的習慣。吃辣椒可以促進排汗,幫助消化,增加食欲,有壹定的好處。溫性食物的吃法很簡單,就是喝粥。健康專家認為,早餐和晚餐喝點粥是有益的,不僅能解渴,消暑,還能滋補身體。
比如紅豆粥有補腎消水腫的作用,腎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多吃。
蠶豆粥對慢性水腫和腎炎有好處。
荷葉粥能消暑,清胃潤腸,止渴解毒。蓮子粥可以健脾益氣,對腹瀉、失眠有好處。
百合粥能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用於肺陰不足的老年人。
冬瓜粥有利尿消腫、止渴生津、降血壓的功效。
金耳粥能生津潤肺,滋陰潤肺,可治療高血壓和慢性支氣管炎。黃芪粥可以治療脾虛引起的水腫。
第三,要警惕“貪婪”:
防暑和防潮是每個人在夏天都應該做的事情,而夏天得到涼爽是人們在炎熱的夏天獲得舒適生活的方式之壹。在變涼的時候,大部分人並不覺得降溫祛濕不好,而是不知道在炎熱的夏天如何保護體內的陽氣。
首先,人不能只顧眼前的舒適,過分避熱,比如露天過夜或者太冷,導致中氣不足,從而導致暑寒之邪。在乘涼的時候,要特別註意遮住腹部。
其次,當人長時間處於冷空氣環境,突然進入熱環境,體內會發生壹系列生理反應。夏天貪吃過度容易感冒;會有不同程度的腸胃疾病;嚴重時會出現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老人和小孩的癥狀更明顯。因此,在炎熱的夏季,為了防止冷空氣的入侵,我們應該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室內外溫差不能太大,最好不要超過5℃。室內溫度不低於25℃。空調房不宜長時間封閉,要經常通風。睡著後,最好關掉空調。在室內感覺冷的時候,壹定要站起來活動活動四肢和身體,加快血液循環。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關節疼痛患者,不宜長時間待在冷空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