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晚清北京四大富豪之壹的家是什麽樣的?13號黑芝麻胡同,最好的四合院。

晚清北京四大富豪之壹的家是什麽樣的?13號黑芝麻胡同,最好的四合院。

曾經,南鑼鼓巷只是老北京的壹條普通胡同。隨著近年來旅遊業的發展,這裏已經成為壹條熙熙攘攘的網絡名人街。老北京小吃,創意美食,酒吧咖啡館,每天來南洛的遊客絡繹不絕。不久前,我和朋友來玩。我受不了人群。我們拐進了旁邊的壹條巷子——黑芝麻胡同。

這是壹條狹窄的巷子,幹凈整潔,大門很有講究。粗壯的槐樹下,偶爾有三五行人路過,沒有了南鑼的喧囂,這裏壹片祥和。據說這個地區在元代是城市中心。明代胡同裏有賣紙馬的鋪面(祭祀用),其中以何的紙馬最為著名,所以明代稱為“何紙馬胡同”。到了清朝,這裏是名流官僚雲集的富人之地,幾乎家家都是深宅大院。“何胡同”逐漸變成了“黑芝麻胡同”(諧音)。

從胡同東門進來,走到13號院門前,我驚呆了。兩塊巨大敦實的山石,七級石階,鮮紅的大門,在北京數壹數二。

大門沒有鎖。毫不猶豫地,我帶著相機踏進了大門。

門正對面有壹面磚雕影壁,兩側有東、西屋的紗門。壹只貍貓蹲在西院門口。它看到我,轉身就跑,鉆進壹堆雜物裏不見了。西院十二間,倒坐,槐樹參天,藤上掛著鳥籠,下面放著大大小小的花盆,細光影投進去,靜悄悄的,沒有壹點聲響。這應該是原貌吧?現在有清水脊,朱紅門窗,壹切都是古的。

幾步之外是通往裏屋的第二扇門。二門配雀腳、門釘、鼓石、八廳。我在別的地方從來沒見過這麽高規格的二門。

沒有人,壹切都很安靜。拍照的時候,我的心怦怦直跳,像是在冒險,又害怕又興奮。

第二道門裏面是壹個平坦的院子,空無壹人,只有壹棵老槐樹支撐著半個院子的樹蔭。磚頭滿地都是,舊窗、吊門陳舊斑駁,但那種廳堂的浪漫在現代建築中已蕩然無存。紅綠褪去,留下凝重和深沈。事情從清末到今天,壹百多年過去了,現在歲月靜好。不是嗎?這壹刻,陽光照在門板上,仿佛時光倒流。

這是壹座帶花園的大廈。有五個院落,西院有人居住,東院是花園。它最早的主人是晚清大臣隗囂,是晚清少有的傳奇人物。臭名昭著的“糞稅”是他在四川當省長時的獨創。

官場上,他做過山西巡撫、江蘇巡撫、四川巡撫。後歷任刑部部長、吏部部長、內務部長。“糞稅”的發明者生性貪婪,斂財能力很高。他是當時北京四大富豪之壹。

據說這座房子是他的出生地。沙井胡同還有壹套規模較大的豪宅,是他後來買的。在風雨飄搖的晚清政壇,光緒僅三詔就將他從四川召回。財大氣粗,又有榮祿在朝支持,其囂張可想而知。

然而,這位傲慢的主人怎麽也想不到,普通人百年後也能住進他的豪宅...也許是奢華顯赫,但在時間面前只是過眼雲煙,壹切都是如此。

隗軍曾經住過的主院就在吊花門裏。餛飩湯的美麗遊廊貫穿正房和東、西廂房。也許是地基發生了變化,或者是遊廊年久失修,遊廊有些變形,但屋檐下的紅綠長椅、欄桿、木雕依然精致古樸,像是沈睡了許久的物件,含蓄地透露著時光的痕跡。

院子保存得很好,沒有違建。古樹的根正伸出泥土,方磚散落壹地,擁擠起伏。主窗下有壹棵敦實的石榴樹。石榴結的很多,但還沒熟,枝頭好像都被壓垮了。

那是壹個天藍色的下午,陽光分割成瑣碎刺眼的枝葉,我似乎聞到了空氣中的壹絲甜味。美好的事物總是最難遇見的,就像我面前這個獨壹無二的四邊形,與它相遇過壹次。

之前被公司占了,所以能保存的很好。如今屋檐下掛著“九五”“九五紋身”的牌匾。現在是九五文化工作室。怪不得主人不趕我走,怕打擾主人。拍照的時候也是躡手躡腳的。有意思的是,我回去整理照片的時候,發現門邊壹直躺著壹只黑狗。為什麽它什麽也不說,還對我吠叫?

從西院出來,我走進了東院。

東院已經分崩離析,後面小房間擋住的過道只能容納壹個人。魁君府的花園在東院,亭臺樓閣,水榭花榭。這座園林和貓兒胡同的文峪府“個園”曾是北京的“名園”。可惜後來被“黑芝麻小學”占了,園子也沒了。

到了民國時期,公館的主人換成了外交大臣顧。然後,西校區被單位占了,東校區成了煤炭系的宿舍。

時間是無情的,即使是王子,也永遠是歷史硝煙中的悲歌。這座黑芝麻巷裏的“驚艷”豪宅,如今有了鍋碗瓢盆,有了普通人生活的喜怒哀樂。當年,隗軍的腐敗和霸道並沒有受到譴責。相反,他在清朝退位後,毫發無損地退位安享晚年。歷史上還有多少人?

出了13大院,壹對父子正從門口經過。父親對兒子說:“這是壹棟老房子。我們進去看看好嗎?”兒子低著頭在玩遊戲。他們走了,兒子再也沒有擡頭。

在老北京,充滿歷史沈澱的京味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年輕人對此知之甚少。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梁光門”、“如意門”、“上馬石”、“門墩”這些屬於上個世紀的詞匯。在時間的長河中,有多少人還會喜歡這些美好的東西?歷經百年傳承,留給後人的是珍貴的精神財富,就像這座獨壹無二的奎軍老宅。它不僅很美,還反映了晚清風雲變幻的大時代裏無數人的官場沈浮和生活情趣...

下午,陽光正好,北京的秋天依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