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8:30他有壹節數學課。平時家長可以在教室外面等。
但是疫情期間,學校規定不允許聚集,所以送完孩子後,家長要找地方度過這兩個小時。
其實對我來說,我很享受這壹小時的光明,因為我可以自由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此時我願意做的是:
1,徒步
平日上下班,坐地鐵公交都要走那麽多路,周末也很難休息。妳為什麽要這麽自虐?
事實上,我喜歡散步,因為我年輕時參加過許多登山活動。
在登山活動中,我發現徒步旅行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徒步旅行期間,我非常喜歡它。
享受踩在地上,那種踏實。
享受快走和生活運動的感覺。
而且壹年四季走路的感覺都不壹樣。
春天,冬天剛過,我們可以看到樹木已經發芽,路邊的植物也開始褪去灰色,呈現出生命的色彩。
夏天,太陽非常毒。走在陽光下,給人壹種皮膚越來越黑的感覺。壹旦妳進入樹蔭,妳會立刻感到快樂。
秋天,樹葉雕零,踩在落葉上,聽到樹葉破碎的聲音,感覺生命終於消失了。
冬天,如果運氣好,雪下得很大,走路會有嘎吱嘎吱的聲音,像大自然在和妳壹起唱歌。
走路本身不需要什麽目標,只要走路就是全部。
可能這就是我喜歡的原因吧。我可以全身心地享受它。
這種投入,在其他平凡的事情上是很難做到的。
曾經看過壹本書《當下的力量》,走路就能感受到這種力量。
當這種生活出現的時候,我感受到了自己真實的存在,真正感受到了活在當下的感覺。
2.閱讀
我兒子的班旁邊,就是海河附近,我壹般都是沿著海河走。
走了大概1個小時,夏天找個陰涼的地方,冬天找個陽光充足的地方。
當我孤獨的時候,閱讀是我最好的伴侶。
夏天,壹本歷史書,壹杯白水,樹下。
冬天,壹本心理書,壹杯熱茶,曬曬太陽。
這樣的時光總會讓人安靜下來,感受到莫名的幸福。
靜靜看書,有時看看人家釣魚。
我經常不太理解釣魚的人。他們守在釣竿旁,可能要等上幾個小時,但最後壹無所獲。
然而,他們永遠不會厭倦。除了刮風下雨,他們還可以繼續來這裏,下桿子等。對他們來說,也許這是壹個安靜的港灣。
都說成年人需要功利的閱讀,但在這段閑暇時間,我寧願看壹些自己喜歡的歷史、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不是為了學什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
11,鬧鐘會叫醒我。該去接我兒子放學了。
我合上書,獨自走出自己的時間,走進忙碌的現實世界。
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個小時,但這兩個小時卻讓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也是我在壹周的快節奏中難得的慢生活。
有句話說:能休息的人才能工作。
這是壹種適合我的休閑方式,也是我度過孤獨時光的壹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