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緒活動和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因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更大,甚至超過生理因素。
在第26屆金雞獎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倪萍向終身成就獎得主張瑞芳表示祝賀,並向她請教了健康長壽的秘訣(老人已經90歲了,但依然健康有活力)。老張曼瑞芳猶豫了壹下,回答了四個字:“沒心沒肺。”然後他又說:“我不記仇。”“無情”“不記仇”是“冷漠空虛,心理防禦”。沒有豐富生活經驗的人是不會理解這八個字的深刻含義的。
好心情是壹種有助於人體健康的力量。現代醫學實驗證實,不良心理因素是強大的“癌癥推手”。
如果長期處於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下,患各種疾病的概率會大大增加,甚至導致癌癥。
既然保持好心情這麽重要,具體應該怎麽做呢?
(1)樹立正確的保健觀。
古人雲:“養生如養性,養性如修身。”所謂道德修養,就是註重道德修養。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心胸開闊,開朗樂觀,生命之樹常青。
(2)培養大度的性格
不要憤世嫉俗,不喜歡周圍的壹切,整天抱怨。這樣的負面情緒對妳的健康非常有害。
(3)交朋友,願意互相傾訴。
當妳遇到困難、挫折甚至不幸時,首先要冷靜下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後向親友傾訴,從他們的建議和指導中獲得力量和幫助。這樣妳壓抑的情緒就會逐漸消失,心情也會變得輕松。
(4)培養廣泛的興趣
鋼琴、象棋、字畫、養魚養鳥、種花種樹,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或者看壹場相聲或啞劇,欣賞優美的音樂,都有利於緩解緊張情緒,消除心理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