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作為跨境電商的平臺,為用戶提供商品。這個分析是基於小紅書app的v5.23.4版本,手機是iPhone7plus。主要對小紅書app的頁面交互、功能邏輯、業務流程進行分析,並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
從移動購物品類橫向對比來看,小紅書占據第八位,但在跨境電商品類中以絕對優勢占據第壹位。
縱向來看,用戶增加了使用小紅書的次數和時長。
通過分析小紅書的定位及其在現階段市場中的地位,運用SWOT法分析小紅書的現狀。
用戶分布如下:
從用戶的統計可以發現,小紅書的用戶分布有以下特點:
女性用戶占絕大多數,達到86.42%;
年齡分布以35歲及以下為主,占85%;
壹線及以上城市占55%,二線及以上城市占75%;
中等及以上消費者占90%。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小紅書的用戶主要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女性,消費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上。他們對生活水平有很高的追求,也有相應的消費水平。同時,我也願意和與我有相同特質的人分享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紅書滿足了他們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為他們提供了壹個分享交流的平臺。
由於小紅書主要定位於跨境電商和分享社區平臺,用戶可以在三種業務場景下使用小紅書,發布自己的筆記、瀏覽別人的筆記和購買商品。其他功能都是圍繞這三個核心業務服務,其主要業務場景流程圖如下。
這三個主要場景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通過發布用戶的筆記,系統會通過用戶的標簽等關聯相應的產品或熱門話題。用戶在瀏覽別人的筆記時,也可以通過系統推薦的標簽和相關商品進入購買頁面。每個筆記下面的相關筆記為用戶提供了同壹話題的不同筆記,可以增加用戶在某壹話題下的閱讀時間,使系統對用戶有更精準的分析來源。
小紅書有三個核心功能,發布筆記、瀏覽筆記、商城購物。
5.2.1?發布筆記的功能邏輯圖
5.2.2讀書筆記和購物功能邏輯圖
在交互方面,小紅書總體來說比較人性化,好用,直觀。我們以首頁的發現和關註頁面為分析對象。
首頁的發現界面是進入小紅書後的默認界面。下面三張圖是首頁的發現頁截圖。我們從頁面呈現和滑動觸發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頁作為打開小紅書後的默認頁面,有以下互動亮點:
“焦點”界面的交互亮點如下:
總的來說,小紅書app的使用體驗還是很不錯的。新用戶上手非常容易,功能安排也比較流暢。用戶可以輕松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不過在交互和功能設計上還是有提升空間的。
註意頁面的分享部分。有壹個獨立的分享圖標(方框2),每個發布的右上角有三個點(方框1),功能上完全重復。從交互的角度來看,三點的設計與筆記中的分享設置(框3)更加統壹,會被用戶高度接受,單獨發布分享圖標顯得多余。
小紅書的app結構中有“更多”和“我”兩個部分,很大程度上是重復的。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除了“我的草稿”和“客服中心”之外,還包含了“更多”中的功能“我”,所以可以把它們整合成壹個模塊。
從頁面布局來看,“More”的設計屬於無底的標簽欄設計,而小紅書app的整體設計是下方五個標簽的設計,所以我更傾向於將“More”和“Me”合並在“Me”頁面,合並的結果如下:
把客服中心直接以圖標的形式放在右上角。草稿和筆記、集子放在壹起。打開“我”後,默認狀態是點擊“筆記”。選擇“草稿”後,將顯示所有保存的草稿。
小紅書整體結構非常清晰,用戶使用起來也非常得心應手。交互基本上是從輸入到輸出。現階段產品的主要優勢在於社區分享平臺,用戶通過瀏覽其他用戶的筆記來“種草”。但是從“種草”到“拔草”的階段,小紅書在交互上做得非常出色,從筆記到產品細節,都非常簡單方便。那麽更有可能的是,需要提升跨境購物的電商特性,讓用戶在跨境買東西的時候想到小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