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雲臺石林:雲臺石林占地300畝。這裏怪石很多,突兀,姿態各異。有萬卷經石、雷石、仙桃石、臥佛石、觀音石、臥虎石、烏龜石、羅漢洞、聽臺等名勝古跡,個個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華東最大的原生態楸樹林生長在奇形怪狀的巖石間,樹齡百年以上,遮天蔽日。每到花期,花滿枝頭,如霧,景區長達500米,曲徑通幽,峰回路轉,怪石繁花,美不勝收。在樹隙中眺望雲朵,聽鳥語蟲鳴,移步於景色,靜心於山川,如入靈山景區,遊人總是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贊不絕口。原中國佛教協會負責人趙樸初聽說此事,欣然命名為“雲臺石林”。
3、五道寺:五道寺,又名三交寺,俗稱五正寺。位於北雲臺山南麓黃茅頂中部,海拔323米,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早在唐宋時期,這裏就有寺廟。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清順治十二年(1655)修建重修五道寺。光緒十二年(1886)重修,改名“三交寺”。尼姑庵坐北朝南,大門和正殿排列在壹條中軸線上,兩側各有壹翼,略呈方形。正殿寬12米,深10米。整個建築占地約200平方米。1938被侵華日軍轟炸,損毀嚴重,只剩下山門、正殿、中殿等幾處墻基。五道庵遺址綠樹成蔭,竹林環繞,清泉流水,環境極其幽靜。是海上雲臺山景區最具歷史背景、人文內涵和環境價值的精品景點。
4.楸樹:楸樹為落葉喬木,樹幹筆直,使用壽命長,消聲、除塵、戒毒功能強,能凈化空氣,兼具“木”與貌,自古有“木中之王”之稱。唐代韓愈《梓樹》詩贊:“幾歲成大樹?曾經纏繞在壹根長長的藤蔓上。誰與脫青帳,看吐槽花千層。”五道庵楸樹林是中國罕見的原始楸樹林。楸樹又名懸鈴木,據說是鳳凰飛翔的地方。大部分樹的樹齡都在100年以上,挺拔挺拔,體態俊秀,枝葉繁茂。這些花呈鐘形,上面覆蓋著花冠。紅點點綴著白冠,像雪和火。每到花期,花滿枝頭,香氣四溢,隨風搖曳,令人賞心悅目。它被稱為“楸樹林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