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國歷代名醫有哪些?

中國歷代名醫有哪些?

中西醫結合的鼻祖張錫純

張錫純是晚清名醫,中西醫結合的鼻祖,為中醫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是中西醫結合學派的代表人物之壹,被譽為中國“現代中醫第壹人”。他的《在醫學熱情中向西方學習》壹書被稱為中醫“第壹部值得學習的書”,是近代中醫最受歡迎的醫學著作。創造了200多種藥方,其中許多至今仍廣為流傳,被反復使用。

醫聖:李時珍。

李時珍是明代著名的醫學家。他早年進入帝國醫院,後來辭去了內科醫生的職務。他走遍全國,考證古今本草著作數百部,歷時27小時,終於寫出了震驚中外的《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學大典”,被達爾文稱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李時珍的卓越成就被後人譽為“醫聖”,被李約瑟譽為“藥學領域的王子”。晚年撰寫的《湖上脈診》是中醫脈診入門的最佳著作。至今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成為中醫入門的必讀專著。

兒科的鼻祖:錢乙。

宋太醫院程、翰林大夫所著《小兒證直術》是我國現存第壹部兒科專著。它第壹次系統地總結了小兒的辨證治療,使兒科學發展成為壹門獨立的學科。他壹生都有壹雙妙手和壹顆善良的心,他的壹生都旨在讓“年輕人沒有死的痛苦,老年人沒有哭孩子的悲傷”,踐行中醫的博大和善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錢乙是“第壹代少年家”,被後人譽為“兒科聖人”、“少年家鼻祖”。此外,錢乙的創作也極其精妙。他把張仲景的腎氣丸改成了六味地黃丸,從古至今廣為流傳。

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是唐代傑出的醫學家和道士。他天資聰穎,卻不想在朝鮮做官。他為中醫大眾化奮鬥了壹輩子。由方(由和組成)撰寫,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被外國學者譽為“人類的瑰寶”,是世界上第壹個發明導尿術的醫生,也是世界上第壹個用案樹皮熬粥預防腳氣和腳氣復發的醫生,比歐洲人早壹千年;世界上第壹個用砒霜(雄黃等)治療瘧疾。),比英國人用砷制成的富勒還要早1000年。他是掛絲脈診的發明者,至今無人繼承這壹絕活。此外,他還是第壹個全面探討醫學倫理的人。其著作《大醫精誠》被中醫傳誦,被唐代宗譽為“百代之師”,被宋徽宗譽為“反應奇妙的真人”,被世人尊為“藥王”,也是古代名醫中最長壽的醫生。

小仙女:葛洪

葛洪是東晉著名的道教學者、方士和醫學家,他的肘背方子代代相傳。在世界醫學史上,葛洪還首次記載了兩種傳染病,壹種是天花,壹種是恙蟲病。葛洪創造性地采取了預防狂犬病的措施,是世界免疫學的先驅。歐洲免疫學家巴斯德用人工方法使兔子得了瘋狗病,然後取出病兔的腦髓制成針劑,用於預防和治療瘋狗病。原理與葛洪基本相似,但比葛洪晚了1000年。葛洪是世界上第壹個用黃花蒿記錄治療瘧疾的人,直到壹千年後,青蒿素的發明和中國第壹個諾貝爾醫學獎,都是受到葛洪學術思想的啟發。

醫生:張仲景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他壹生致力於撰寫《傷寒論》,成為中國第壹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規律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最有影響的著作之壹,被後世醫家奉為“方劑學之祖”。是後世學者學習中醫的必備經典著作,受到醫學生和臨床醫生的廣泛重視。張仲景最早記錄了人工呼吸的雛形,比國外早1600年[1]。張仲景開創了藥物灌腸的方法,比西醫早了幾千年。張仲景的學術思想被海內外醫家所研究,被後人譽為“經方大師”、“醫聖”,成為海內外敬仰的世界醫學偉人。

外科鼻祖:華佗

華佗是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他不僅精通中醫,而且精通針灸和外科,在養生方面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馬飛·桑被發明,他是世界上第壹個使用外科麻醉的醫生,比歐洲早1000多年。他在外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相傳他因為要給曹操做開顱手術,被多疑的曹操誤認為謀殺了他,所以最後莫名其妙的和華佗在壹起。直到曹操最寵愛的兒子曹沖無藥可治,他才幡然悔悟,誤殺了華佗。正是由於他高超的醫術,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大師”、“外科鼻祖”。另外,華佗發明的五禽戲還是養生的必學技能。華佗和張仲景是同時期的名醫,有“華南即華北”之說。華佗在民間被尊為“神醫”,名聲比張仲景大得多。而且歷史學家陳壽在《三國誌》中為華佗寫過傳記,卻沒有為張仲景寫過傳記,可見東漢末年華佗的醫學水平是最高的。

神醫:扁鵲

扁鵲是戰國時期壹位著名的醫生,名叫魯,是中國古代第壹位全科醫生。他的書《黃帝八十壹經》代代相傳。扁鵲的學術成就仍然是壹個謎,許多技術是驚人的。聽完扁鵲的醫學故事後,人們不是震驚就是驚訝。扁鵲在救治國君時假死,成了“復活”大夫;《列子》中記載了對和趙的換心。偉大的是他用心臟換了兩個活人,而且這兩個活人還活著。從換心後的癥狀來看,與現代心臟置換後的癥狀驚人的相似,應該不是作者憑空猜測的;根據歷史學家的記載,扁鵲的眼睛可以“看到墻的壹面”,這比現代的CT還要厲害。當然,這些仍然是不可思議的,但對中醫診斷學的推廣起到了裏程碑式的作用。司馬遷稱贊他說:“扁鵲講醫學,他遵守它。守數聰明,後人修序,易變。”

醫學始祖:黃奇(齊伯和黃帝)

黃綺是中醫基礎理論的創始人,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第壹個醫學團體或醫生團體。最重要的人物是黃帝和齊伯。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五帝之首,蠶桑、劃船、文字、性情、醫藥、算術的發明者。黃帝與當時最著名的醫官齊伯等對醫學的討論,被後人編入《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也是中醫四大經典之首。它以生命為中心,從宏觀角度闡述天、地、人之間的關系,探討生命規律,建立天人相應的理論體系,建立疾病防治的原理和技術,包括哲學、天文學、氣象學、物候學等學科的知識。它是中國古代第壹部圍繞生命問題的百科全書,也是千年中醫。齊白石、黃帝,常被稱為“黃綺”,被視為“醫祖”,後世醫家常把“黃綺之術”稱為中醫的代名詞。

藥神:神農

神農,古代黃三的黃帝,是中藥和農業的發明者。神農壹生為民始種五谷;制作雷,以利修煉;嘗百草治民;將麻織成布,以禦寒;培養器皿以儲人;把桐剪成琴,滿足人的感情;先開放市場惠民生;以砍柴為目標,安身立命。為了“宣醫治病”,神農救死扶傷,使人長壽。他走遍三湘大地,為百姓尋找治病解毒的良藥,嘗遍了各種草藥。他被稱為“藥神”,也被稱為“藥祖”。後人將他尋藥的記錄編入《神農本草經》,成為中國最早的中醫經典。後世的本草著作均以此為藍本,對中醫的發展壹直產生著積極的影響,逐漸發展成為舉世聞名的中醫寶庫。而且《神農本草經》中明確記載了300多種藥物的功效和主治,不僅對中醫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中醫癥候學上也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