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縣是省會蘭州下轄的三縣之壹。縣* * *轄6鎮22鄉269個行政村,總人口41.7萬,總面積3302平方公裏。
榆中自秦始皇33年建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有馬家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隴右第壹名山的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三大牡丹基地之壹的和平牡丹園。旅遊資源相當豐富。
截止1997年底,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9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39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24億元,財政收入達到50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6元,糧食總產量13億元。蔬菜、林果、畜牧、農副產品加工等農村支柱產業和造紙、建材、建築、水煙、化工等鄉鎮企業支柱產業初步形成。
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的和平開發區,距蘭州僅四公裏,已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龍頭。大青山土地綜合開發為榆中經濟註入了新的活力。
縣委、縣0圍繞富縣富民兩大目標,實施“34581”工程,即科教興縣、擴大開放、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大青山土地開發、和平示範區、馬灌、萬川河治理建設;加快發展植物農藥、澱粉和旅遊業;建立煙草、馬鈴薯、花卉八大基地;培育建築、建材、造紙、水煙等十大支柱產業。
行政區劃
截止2005年6月28日,榆中縣轄8個鎮,12個鄉,4個社區居委會,268個村委會,1453個村民小組。
城關鎮轄雲起北路、義烏路、興隆路、文成路四個社區居委會,包括周倩、龔家_、三角城、丁官營、峽口、南坡灣、楊家莊、南關、夏寒、東灣、城關、北關、大營、金家泉、李家莊、上蒲家、朱家灣、分火叉65433。
甘草店鎮轄三墩營、西村、東村、果園、向家堡、錢家坪、鮮水岔、車道嶺、唐家岔、克老、蔡家溝、郭家灣、蒿地岔等13個村委會。
夏官營鎮轄高墩營、大興營、詹家營、彭家營、華家營、孫家營、雙店子、景家山、解家嘴、郭店子、太平堡、高家崖、夏官營、紅柳溝、中和堡、彭家灣、郝家灣等17個村委會。
高崖鎮轄沙河、關門口、高崖、新窯坡、馬家集、小營子、李家磨、裴家岔、樹子溝、馬家嘴、虎灘村11村委會。
青城鎮轄青城鎮、魏茨灣、何澄、新民、瓦窯、洪縣、三河、尚平、夏萍、東灘、洪灣、大院子、建亭、蓋地等14個村委會。
金崖鎮轄大澇池、達爾爾、黃家莊、郭家莊、霍家店、金崖、永豐、古城、梁家灣、齊家坪、陸家崖、張家灣、竇家營、四龍溝、廖家灣、竇家仙等16個村委會。
定遠鎮轄駱駝巷、馮家灣、謝家嘴、董家灣、定遠、張老營、蔣嘉瑩、朱嘴嶺、安家營、匡灣、鄧家營、陳家溝、水岔溝、轉字子等14個村委會。
和平鎮轄範家營、馬家山、竇家山、路口、邵家泉、直溝門、陳家莊、大水洞、方家泉、桑園子、西平、東平、袁家營、菜子山、和平、沈家河、戚家坡、高營等18個村委會。
小康營鄉轄王寶營、上彭家營、紅亮營、劉嘉穎、孟家莊、郭家營、李佳穎、紮家灣、南北關、洪寺、永紅、腰坡、小康營、浪街、深溝子、徐家峽、範家山等17個村委會。
清水驛鄉轄東古城、太子營、天池峽、清水、仙坪子、趙家岔、洋河、蘇家堡、簡家營、方家溝、柳樹灣、紅坪、王家灣、仇和、楊家山、孟家山等16個村委會。
中連川鄉轄劉家仙、鬥泉灣、吉坪、黃松灣、高家渠、高窯溝、大灣、撒拉溝、中連川、野九川、塔塔爾窯、中莊等12個村委會。
園子岔鄉轄萬陽、青年、小岔、穆白、大岔、金英6個村委會。
上花岔鄉轄白鹿、尚華、萬平、王家灣、大岔、黑湖六個村委會。
哈現鄉轄八個村委會,分別是宣家岔、瓦子岔、哈現、仁和、劉舒、陽現、吉爾、張灣。
大蓮鄉轄馬家窪、馬家寺、秦旗營、朱家溝、薛佳穎、孫家坡、魏家營、喬家營、馬旗營、大蓮、朱店營、金佳映、胡家營、張家坪、魏家營、寇家營、肖家嘴、石頭溝等18個村委會。
馬坡鄉轄23個村委會:高家灣、孫家灣、磨刀溝、茨坪、小水子、斜路_、大灘、玄馬灘、尖山、馬立安灘、上莊、楊洋_、白家堡、舊莊溝、萬和、馬坡、腰溝、哈班岔、商鞅、楊霞、後溝、張家寺、太平溝。
新營鄉轄清水溝、黃坪、齊家河、八門廟、紅土坡、劉家灣、花嶺、羅京、窩子灣、楊家營、寨子、新營、謝佳穎等13個村委會。
龍泉鄉轄水家坡、張家窯、大坪、李家岔、羅子灘、花寨子、吳家莊、銀川、水泉河、廟嘴、楊家嘴、洞口等12個村委會。
魏瑩鄉轄七個村委會:李家坪、魏家營、郭家溝、吳家窯、黃家岔、全家岔、孫家岔。
貢井鄉轄9個村委會,分別是桃岔縣、貢馬井縣、陸家縣、大坪縣、石臺縣、地灣縣、古壩縣、崖頭嶺縣、左地縣。
歷史的發展
榆中,距今約1.5萬年,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居住。古代是羌人居住地,後被匈奴占領。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西北追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陰山,以為三十四郡(壹為四十四郡),城河不通”。治所在蘭州市城關區東崗鎮,屬隴西縣。秦漢時期,被匈奴攻陷。
漢元朔二年(127),恢復榆中郡,屬隴西郡。元牛二年(前121)設永石縣,轄榆中元川河東北壹帶,今定西縣境內。榆中後,勇士縣改為天水縣。昭帝六年(81),設金城縣,榆中縣改為金城縣,永世縣仍為天水縣。明帝永平十七年(74)又壹日,水郡為漢陽郡,屬勇士郡,榆中郡仍為金城郡。靈帝鐘平元年(184),勇士縣北部被胡強占領。三國時期,榆中縣是曹魏政權金榮縣的壹個縣。
晉永和十壹年(355),榆中縣被前梁李嚴占領。太原元年(376),前秦滅前涼,榆中屬前秦。太原十年(385),鮮卑族齊國人在遠川建武士城,設西秦郡,設遠川郡等12郡,榆中郡隸屬遠川郡。
439年,北魏皇帝吳泰放棄縣城,建立榆中鎮。孝明鄭光五年(524),廢棄榆中鎮,恢復榆中縣,屬金城縣。榆中縣在北周被廢棄,其地並入淄城縣,仍屬晉城縣。
文帝元年(581),新設蘭州,領金城郡,金城郡領城為1郡。文帝三年(583年),建立兩級行政體制,即蘭州領城等四郡,治所在淄城縣。楊迪大業三年(607),改蘭州為金城縣,淄城縣改為金城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金城縣改為蘭州,土地並入武泉縣,隸屬蘭州。高宗鹹亨二年(671),五泉縣改為金城縣。唐玄宗天寶武元(742)改為五泉縣。寶應元年(762年),榆中全境落入吐蕃。
宋仁宗靖_三年(1036),西夏趙攻取榆中,據土炕古城。到了三年(1043),趙把康古城改為龕谷城。八月(1081),宋西河路率李習安攻克西夏龕谷城,改寨為寨。元_ 7年(1092),廢棄青州小生峪村,建定遠城。紹興三年(1096),龕谷村恢復為要塞。崇寧三年(1104),榆中縣西部現屬蘭州蘭泉縣,紹興元年(1131),金人入侵榆中全境。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省龕谷、定遠入錦州,錦州成為無縣之州,屬陜西省管轄。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金州降為進賢,治所遷至城關鎮,屬臨洮府。憲宗成化四年(1468),改蘭州。清初,進賢縣改為臨洮府。乾隆三年(1738)又屬蘭州府。
民國二年(1913),蘭州和常工合並為郡縣,進賢屬於郡縣。民國8年(1919),8月改稱晉城縣,10年恢復榆中縣。16 (1927)改為區,榆中縣隸屬蘭山區。民國17年(1928)實行省縣兩級制,榆中縣直隸設在甘肅省。25年5月(1936),隸屬第壹行政督察署。民國三十年(941),八月,直隸於0省。民國33年(1944)65438+2月,隸屬第九行政督察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16年8月榆中解放,成立榆中縣人民0,隸屬會寧專員公署。9月,改為定西專員公署。
1956年9月,榆中縣人民委員會改為榆中縣人民委員會。1968 1月,榆中縣革命委員會成立。1970年4月劃歸蘭州市管轄。1981年1月,撤銷榆中縣革命委員會,恢復榆中縣人民。
2021,1,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排名出爐,榆中縣排名166。
2021 1 14、農業農村部推薦榆中縣為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20年6月,165438+10月,“2020年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示範縣市”名單出爐,榆中縣排名第八。
2020年8月24日,農業農村部選舉榆中縣為“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縣。
2020年5月29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榆中縣榜上有名。
2018年2月22日,榆中縣被列入2017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