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啟祥在中醫裏經常提到氣血兩個字。他們認為壹個人健康的標準是氣血充足。氣血為什麽這麽重要?氣血之間是壹種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關系。氣為陽,是動力,血為陰,是物質基礎。人體在進行各種動作時,都需要氣,所以氣出了問題,血液循環也會出問題,但同時氣的循環又必須依靠血液才能發揮作用。血液促進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動,正常的功能活動促進血液的運行,這就是氣血的關系。如果氣虛,說明臟腑功能下降,抗病能力變差,會出現精神萎靡、四肢冰涼、乏力、心慌氣短等癥狀。如果血虛,就會引起皮膚幹燥、頭發枯萎、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癥狀。氣血是怎麽起作用的?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往往是因為氣不足或過盛,或氣失調。氣的運行方式大致可分為“進”與“出”、“進”與“出”。最常見的問題發生在出,氣不足或過都會出問題。不足是指人體的氣體受阻,產生的二氧化碳無法排出體外,從而引起血液發酸和組織缺氧的問題,導致紅細胞攜氧能力下降,燃燒不完全,從而使乳酸產生疼痛,而過多則是氣喘籲籲過度,血液堿化,體內酸堿失衡,最常見的是手臂麻痹,所以氣體要充足平衡,才有健康的身體。氣血的血指的是血。當血液流過每個器官的時候,就是壹種循環。只要人體循環良好,氣血就會通暢。有三個主要的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動脈、靜脈和淋巴,它們相互支持。動脈代表心肺功能。靜脈回流是肌肉收縮;淋巴循環與呼吸有關。為了讓循環保持在最佳狀態,可以加強心肺功能,主要是跑步、遊泳、騎自行車。與氣血循環有關的養生運動:拍手兩下,大喊兩下!嚎叫!“張開雙臂兩次,大喊“哈!哈!」
人體肌肉疼痛時,與體內缺氧、燃燒不完全有關,導致無法代謝的乳酸堆積。這個時候,增加肺活量,驅逐舊的,吸收新的就很重要了。合吼張口是壹種拍手擴胸呼吸發聲,以增加呼吸量的氣功。另外,這個動作可以達到緩解壓力的效果,發出聲音時產生的震動可以幫助呼吸和血液循環。民間廣為流傳的十巧手運動,主要是利用經絡促進氣血通暢,改善身體狀況。第壹招:掌心向下,拇指內收,虎口互叩,主要是合谷穴和大腸經,可以補氣。
第二招:掌心向上,手肘微屈,掌側擊,主要是* * *後溪穴和小腸經,對緩解肩頸疼痛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