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廣泛食用洋蔥,用作菜肴、調料和養生。《禮記》多處記載了蔥的用途,如“肥蔥”、“小蔥”、“切蔥真好”。《莊子》說“春飲如蔥,以通五臟”。《管子》記載“北伐山榮,冬蔥榮祿遍天下”,是北方蔥傳入的記載之壹。《漢書》中,渤海太守龔遂命人種蔥。它還包括在溫室裏種植洋蔥的問題。《東關漢記》記載孔芬的妻子“吃蔥菜”。北魏的《齊·姚敏書》中有詳細的種植洋蔥的方法,許多地方都用洋蔥作為烹飪調味品。五代清人路易也指出:“洋蔥好吃,如果入藥不如甘草。所以,中國的古語‘和為貴草’”。闡明洋蔥在烹飪中的調味作用。關於洋蔥的詩詞很多,比如黃庭堅的“蔥苗綠,葵花綠”,陳師道的“熟餅澆油於蔥”,耶律楚辭的“豌豆和蔥拌勻”等等。
洋蔥主要產於淮河、秦嶺以北和黃河流域中下遊地區。按假莖形狀可分為長白型,假莖高大粗壯,如山東章丘洋蔥(高達1m,重1.5kg),陜西滑縣洋蔥,遼寧蓋平洋蔥,北京高腳洋蔥。中白型,假莖短,近基部腫如雞腿。名產有山東萊蕪雞腿蔥、河北隆堯蔥等。短白型,葉片排列緊密,比假莖粗短,名優產品有山東壽光八葉漆等。
洋蔥被廣泛用於烹飪。菜肴可以作為食材,如“蔥黃雞”、“蔥爆鴨心”、“蔥爆海參”、蔥爆豆腐腦等。也可作為調料,如蔥絲蒸菜;用蔥花翻炒;用洋蔥汁做蝦醬;用蔥白煮;也可以做成洋蔥油,烹飪必備。
大蔥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水分91g,蛋白質1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5.2g,膳食纖維1.3g,胡蘿蔔素60g,核黃素0.03mg,抗壞血酸17mg,總維生素E 0.3mg,65438+。小蔥的營養成分略高於大蔥。此外,洋蔥還含有大蒜素、二烯丙基硫、亞油酸、多糖等。其揮發性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對感冒、蛔蟲引起的急性腹痛、小兒消化不良有壹定療效。中醫認為其辛溫,有解表、潛陽、解毒等功效。能解表和裏,通陽活血,散感冒,按胎止血,對傷風感冒,頭痛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近年來,醫學研究報道,經過體外實驗篩選,大蔥對癌癥的抑制率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