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四大基石,十六個字:壹、合理飲食;第二,適量運動;第三,戒煙限酒;第四,心理平衡。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遺傳占15%,社會占10%,醫療占8%,氣候占7%,自我保健占60%。這說明人自身的生活思想和保健行為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人類面臨健康危機,內在和遺傳因素不是主要因素,只占外在因素的15 ~ 20%和86 ~ 80%。外界因素可以通過調控科學的生活方式來預防疾病,保證妳處於健康的狀態。
健康是人與自然的平衡關系,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健康的身體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合理的飲食
健康的第壹基石——合理飲食
健康飲食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 *十個字“壹二三四五”;紅色、黃色、綠色、白色和黑色。記住這十個字,就是科學合理飲食,“壹”吃粗吃雜,葷素搭配。
要知道,人的牙齒有32顆,其中4顆是吃肉的臼齒,28顆是磨植物澱粉的門牙,也就是說人主要是吃素的。人不能天天吃肉。妳不是老虎。老虎都是臼齒。當然,他們吃肉。這是自然規律。
有很多人每天為了事業應酬,吃喝玩樂,不斷吃著山珍海味,普通人的餐桌也以葷菜為主。由此,財富病(生活方式病)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
“二”是250克碳水化合物。
相當於主食六兩到八兩,不固定。比如有些年輕的農民工工作很辛苦,壹頓飯需要壹斤半。壹些女同性戀呢?胖,工作量很輕,不用六兩,三兩兩就夠了。“飯前喝湯讓妳苗條健康”。只要飯前喝湯,就能降低食欲中樞的興奮程度,自動減少三分之壹的食量,細嚼慢咽;沒有湯,就點菜,用開水做成湯。先喝了這個,會立馬降低食欲。
三份是三份高蛋白。
蛋白質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到四份就好,不多也不少。壹份:壹兩瘦肉或壹個雞蛋,或兩片豆腐,或兩條魚蝦,或兩只雞鴨,或半兩黃豆。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即使腸胃負擔增加,也會導致消化不良。
“四”就是“粗中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餐,七八分飽”。
“粗中有細”:每周吃三次粗糧,如玉米面、老玉米、紅薯。粗糧細糧搭配最適合營養。
“不甜不鹹”就是飲食要清淡。糖和鹽(包括味精)攝入過多是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壹。
“三、四、五餐”是指壹天至少吃三頓飯。有些人不喜歡吃早餐,這是壹個壞習慣。
“七八分飽”是延年益壽的關鍵。
古今中外,延年益壽的方法有幾百種,但都是無效的。人們真正認識到延長生命最有效的方法是。我們稱之為“低熱量飲食”,意思是七八分飽。中醫有句古話“欲健康,則饑寒交迫。”三分饑寒,勝過壹切藥物。當妳離開餐桌的時候,妳還是有點餓,想吃東西,所以妳離開餐桌。這是七八分飽。第五是蔬菜水果500克。
紅色是壹種紅色蔬菜。
男同性戀每天吃壹個番茄(維生素C生吃補充,番茄紅素熟吃補充),前列腺癌減少45%,因為番茄紅素是脂溶性的。或者少喝紅酒或紹興酒、米酒,可以預防動脈硬化,不超過100 ml。吃紅辣椒可以改善心情,減少焦慮。
黃色、紅色和黃色蔬菜。
如胡蘿蔔、西瓜、紅薯、老玉米、南瓜、紅辣椒,或者簡單的叫,紅黃色的蔬菜,維生素A含量都很高。多吃有利於增強抵抗力,使眼睛明亮。
“綠”既指蔬菜,也指綠茶。
茶是最好的飲料,綠茶是茶葉中的極品。綠茶可以抵抗氧自由基,減少衰老,越喝越年輕。喝綠茶可以延年益壽,減少腫瘤,減少動脈硬化。
“白”是燕麥片和燕麥片。
燕麥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不僅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對糖尿病也特別好。特別是燕麥片排便,很多老年人大便幹燥,引起腦血管意外,排便很好。
“黑”和“黑”是黑木耳等黑色食物。
黑木耳也很好,它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剛才說的大款血液粘度太高,他吃黑木耳正合適。吃了黑木耳,血液會被稀釋,不容易得腦血栓和冠心病。在抗凝和抗血栓形成方面優於阿司匹林。
適度鍛煉
健康的第二個基石:適度鍛煉
適度鍛煉
現代人出門坐車,上樓坐電梯,體力活動減少,心腦血管患者越來越多。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最好方法是適當的運動。要根據自己的年齡、病情、體力和個人愛好選擇其他中低強度的運動,包括打太極拳、做醫療體操、騎自行車、爬山、遊泳、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上樓散步,慢跑。老年人最好的運動是散步,每天至少散步半小時是最好的運動。
運動前要做好熱身活動,運動強度以有點出汗和輕微呼吸加速不影響對話為度。壹般鍛煉時間為10 ~ 30分鐘,每周鍛煉3 ~ 5次就夠了。運動時註意循序漸進,不要做憋氣、快速旋轉、用力過猛、低頭過深的動作。需要註意的是,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感到身體不適、乏力或氣短,應及時停止運動,必要時就醫。
早晨起床後,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血液粘稠度增加,是心腦血管意外的高發期。另外,春季早晨氣溫低,血管遇冷容易收縮變窄,容易引發中風。所以早上八九點鐘太陽出來後或者下午四點左右運動比較合適。
平衡心態
積極樂觀的態度
健康的第三個基石——心理平衡(積極樂觀的態度)
平衡而樂觀的態度
心理平衡是我們保健最重要的措施。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了某些保健措施的總和。只要註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健康的老人,年齡超過100歲,性格開朗,隨和,心地善良。沒有壹個健康的老年人是心胸狹窄、脾氣暴躁和絕望的。
人的精神狀態很重要。生病和康復因人而異。有的人不容易生病,有的人容易生病,和精神狀態有很大關系。良好的精神狀態是最好的抗癌良藥。
壹個人的心理平衡,生理平衡,不生病,生病還是比較快的。任何疾病都是這樣的。這種力量非常非常強大,有時候強大到妳無法想象。
所以要做到心態平衡。70年代妳送過什麽禮物?點心;80年代,送禮送保健品;90年代的禮物和鮮花。病房裏很少有人送零食,只有鮮花。在21世紀,我們應該送什麽禮物?送上21世紀最珍貴的“健康”!
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
第四個基石: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
人壹生中有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良好的睡眠習慣對恢復體力、增強智慧、保障健康非常重要。科學研究證明,睡眠也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重要過程。
人為什麽要睡覺?
是因為人體內有壹種叫“尿苷”的物質。當它在腦幹下丘腦下部積累到壹定程度時,人就有了睡眠的要求。
有些人認為妳必須每晚睡8小時。其實睡眠時間的多少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需要睡8-9個小時才會精力充沛,有的人只需要睡5-6個小時。據實驗,睡前喝點牛奶可以讓妳睡得更香甜。甚至有人提出,少睡幾個小時,第二天就得補幾個小時來恢復精力,這也是沒有根據的。有些人連續幾天沒睡,只要睡壹夜,就能彌補幾天睡眠不足,這是不科學的。
如何睡好覺保證健康?
首先要遵循生物鐘的運行規律,不要隨意打亂它。比如什麽時候睡覺,什麽時候起床,要有固定的習慣,不要輕易改變。壹般來說,睡眠的理想時間是晚上9點到淩晨2點,這是因為人每兩個小時睡壹個時段,第壹時段睡眠最重,第二時段睡眠較淺,第三、四時段睡眠較淺,而前兩個時段的四小時睡眠占總睡眠的75%。對於老年人來說,最好比中年和壯年多睡壹點。這是因為老年人容易疲勞,消除疲勞需要很長時間。70歲以上老人最好每天睡眠充足8 ~ 9小時,90歲以上老人最好每天睡眠充足10 ~ 11小時。同時每天要午睡0.5 ~ 1小時。
我們應該改變各種睡覺的壞習慣。
1.開著燈睡覺。雖然人睡覺時會閉上眼睛,但光線還是會被人體感知到。
2.睡前避免劇烈運動。
睡前不要喝濃茶或酒精濃度高的飲料。
4.睡前不要看驚悚偵探書、電影、電視。
同時要註意睡覺的姿勢和方向。雙腿最好向右側彎曲,方向最好保持人體與地球磁場的磁力線平行,即南北方向。睡覺前最好用熱水洗腳。養成開窗睡覺的好習慣,這樣空氣流通,有利於睡眠,但是開窗的時候註意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尤其是頭上。可以打開側窗,註意蓋好被子。還要註意不要輕易吃安眠藥,睡前喝壹杯熱牛奶,因為牛奶中含有色氨酸,有溫和的催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