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降低呼吸,平喘。杏仁味苦,性溫,多脂,入肺經善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厚樸味苦而溫,辛而苦,理氣降逆,祛濕滿。兩藥合用,既能降肺氣平喘,又能燥濕化痰;燥濕之時,痰必無生氣,痰消之時,肺氣自益,故有良好的降氣化痰平喘作用。臨床上用於治療濕邪壓制中上、下焦,水蘊肺中所致的咳嗽、痰多、喘促、腹脹等癥。
杏仁和紫蘇
能調肺潤腸。杏仁味辛、苦,善降肺氣平喘止咳。紫蘇辛溫,味重,能益膈化痰,降氣平喘,潤燥不燥,故能潤腸。二者均入肺經,故須配伍,可增強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的功能。因為肺和大腸都是表裏相生的,肺氣的虧損容易導致大腸和腑臟的阻塞,出現便秘或幹燥。此藥既能調肺降氣,又能潤腸通便,最適合肺氣虛逆咳喘、便秘患者服用。臨床上用於外感風寒,痰涎壅肺,肺氣不利而咳嗽,胸痹或便秘者;②對於其他因素引起的便秘,也可酌情配伍使用。
杏仁和桔梗
能化痰止咳,散苦降中,以降為主,善宣肺氣,潤燥降氣,潤腸通便;桔梗為升降之品,以升為主,能宣肺氣,肺為水之源,能清降濁,清水之源,疏通腸胃。兩藥合用,壹升壹滴,祛痰止咳效果很好。臨床上用於咳嗽、痰多、喘息,或不宜見二便。
杏仁、浙貝母
能益氣化痰。杏仁味苦微溫,辛能祛邪,苦能降氣,潤能通便,溫能宣滯,其治法重在宣肺氣,降氣能平喘止咳,化痰排濁;浙貝母味甘涼,潤燥甘。苦為化痰,寒為清金清熱。其治療重在化痰清痰熱,痰轉咳喘,熱清肺。兩法結合,壹溫壹涼,壹潤壹降,壹治氣,壹治痰,潤降,益氣化痰,平喘止咳。臨床用於①肺虛久咳,痰少咽幹;②外感風寒、痰熱郁肺、咳嗽、咳痰黃痰等。
杏仁和茯苓
能開肺運脾。杏仁宣肺益氣化痰治病,茯苓健脾利濕去飲調中。兩藥並用,脾肺同治,肺氣郁,脾胃通暢,開肺運脾,達心陽。臨床上用於脾虛、痰阻肺、肺不顯、咳嗽痰多等。
杏仁,葶藶子
能平喘利尿。杏仁和痱子都是止咳平喘的藥。前者降肺氣宣肺止咳平喘,後者瀉肺熱平喘止咳。杏仁能降肺氣,痱子能清肺活血。兩種藥物合用,可以調整水路,消除腹水和水腫。臨床用於咳嗽、哮喘、水腫、腹水痰多涎多。如《生肌宗錄》中以兩藥為丸尾,治療水腫腹水。
杏仁、大麻籽
能潤腸通便。杏仁潤肺潤腸,火麻仁味甘性平,潤澤多脂,健脾潤燥,生津通便。兩藥合用,有助於運脾通便,加強潤腸通便的功效。臨床上用於①各種原因引起的津液不足、津液幹燥、便秘、排便困難等癥狀;②習慣性便秘。
杏仁和陳皮
能化痰平喘。杏仁味苦,有止咳平喘的作用,是治療咳喘的重要藥物。陳皮既能燥濕化痰,又能溫寒化痰,是治痰的重要藥物。此外,陳皮以氣滯利谷經行通便作用,杏仁則能潤腸通便,兩相搭配增強通便作用。臨床用於①痰阻肺、咳喘;②氣滯、腸燥、便秘。
杏仁、蘿蔔籽
能降氣平喘。杏仁性苦性溫,主入肺經,分氣,有宣肺氣、止咳平喘的功效。蘿蔔味甘、性平,既有助消化、消脹氣的作用,又有降氣化痰的作用,善於治療痰多引起的氣喘、咳嗽。兩藥合用,可化痰止咳,降氣平喘,臨床用於痰多、咳喘等癥,如《鏡月全書》中的杏仁萊菔子丸。
杏仁和檳榔
可以止咳,緩解飽脹感。杏仁有宣肺氣、化痰止咳的功效;檳榔能清熱通便,降氣除痞。兩藥合用,增加了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如《千金方》夏柒湯以二藥為末,小兒大便三升煎,取壹升半治胸腹。
杏仁和桃仁
能活血潤燥。杏仁味苦,性溫,主要入肺經,分氣。他們專治苦味,降濕導瀉,鼓勵疏散,善於疏泄,能降氣平喘,宣肺止咳,潤腸通便。桃仁味苦、甘、平,富含油脂,入肝分血,祛瘀活血,潤燥滑腸。兩者相得益彰,行氣活血,消腫止痛,增強通便之力。臨床上用於①老年人肺氣滯、腸燥、便秘癥狀,津液不足、便秘者。②氣滯血瘀,導致胸腹疼痛,小腹少等。③肺衰咳喘。如《生肌總錄》中的雙仁丸,治療哮喘兩藥對半,兩藥對半。
杏仁和麻黃
可以止咳平喘。杏仁和麻黃同入肺經,兩藥混在壹起。杏仁更擅長宣肺氣,止咳平喘。麻黃辛散擅長宣肺平喘和利尿。兩藥相散,其平喘止咳效果明顯,故有“麻黃以杏仁為臂”之稱。可用於①風寒表證,但惡寒發熱,氣喘咳嗽,痰多稀,或痰多咳喘。②風熱外襲,或肺寒郁,化為熱。因為熱,肺氣上沖,喘息急,口幹舌燥,苔黃或薄,脈滑。範王方的二物湯兼治上氣咳嗽兩藥,而《外臺秘方》的杏仁湯兼治咳嗽上氣兩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