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

第壹,通過示範練習,教會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兒園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強。通過正面示範,讓孩子看到正確的自我保健方法,用簡短易懂的提示讓孩子知道完成基本動作的要領。然後讓孩子模仿練習。如洗手:它的規則是飯前便後洗手,洗幹凈,不留汙垢。要求孩子獨立自覺地完成這些基本動作,顯然很難。他們經常只用水沾濕手,意思是洗。所以我們會教妳正確的洗手方法,並演示洗手的全過程:卷起袖口,洗手背,用力搓洗,洗掉汙垢,用毛巾擦手,掛好毛巾。演示完後,讓孩子練習,對能力差的孩子進行個別輔導。經過壹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可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第二,通過遊戲活動,讓孩子學會自理的技能。

把壹些勞動技能和遊戲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勞動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是比較合適的。如“扣扣”訓練:我們采用布貼遊戲的形式。先把樹和葉子粘起來,在適當的座位上扣上扣子,用布剪出不同顏色的水果,並在上面打扣眼,然後讓孩子把水果綁在樹上。這樣的訓練還包括小動物和美麗的花朵。年幼的孩子精力充沛,很快就學會了。

第三,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孩子自理的興趣。

兒童的思維具有具體生動的特點,容易接受壹些描述具體事物生命現象的語言。所以,使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可以引起孩子學習壹些枯燥勞動技能的興趣和欲望。如折疊手帕:先讓孩子知道手邊有四個面。然後教孩子如何折手帕:把手帕平放在桌子上,雙手抓住其中壹邊,壹邊說“我和對面握手”,把手帕折到對面。孩子們也在興致勃勃地邊折手帕邊學邊喊。再比如穿衣:我們先讓孩子認識衣領、袖子、裙子,然後教他們穿衣:衣服的背面對著自己,雙手抓住衣領,喊“有風了!”留下妳的衣服,報告給妳的身體;然後繼續說,繼續做:“我不怕風,露出小腦袋,把手伸進袖子裏。”孩子們喊著,笑著,手裏拿著衣服做著,非常開心。

第四,通過鼓勵,激發孩子主動參與的意識。

小班的孩子情緒脆弱,能力差,恐懼感強。成年人不應該忽視他們的壹點點進步,而應該鼓勵他們表現出最小的獨立欲望。比如孩子自己扣,但是位置不對。首先,我們肯定孩子的獨立意識,表揚他:“真能幹,我自己會扣扣子。”然後糾正:“只是壹個進錯門的小按鈕。能不能再扣壹次?”使孩子有良好的情緒,提高自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斷提高。定期評比可以培養孩子的堅持和自覺。我們在班裏創建了“能力者之手”專欄,根據小班幼兒自理能力和技能的情況做了分項評價。如:穿衣、扣扣子、穿鞋襪、拿放零食杯、自己吃零食、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壹項都用壹幅具體的圖畫來表示。比如拿著放有杯子圖的甜品杯,壹個壹個的告訴孩子要求。到達

有壹定要求的孩子可以在相應的地方得到壹顆紅色的五角星。誰拿到的紅色五角星多,就證明他的小手最有本事。孩子上進心強,有表揚的評比,會更努力。

五、通過家庭合作,督促孩子完成自我服務的工作。

我們主要采用家長會、聯系本、專欄、日常交流、觀察等方法加強家園合作。比如在學期初,根據對孩子的短期觀察,掌握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技能水平。根據教育教學大綱要求,制定本學期幼兒自理能力項目計劃,表格中填寫具體勞動項目。召開家長會告知家長,從而獲得家長的支持,達到壹致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目標。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與教職員工溝通,全面掌握孩子勞動的情況,通過聯系簿、短談、專欄介紹等方式與家長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提出配合的要求。學期末,我們會通過對孩子自理能力發展水平的掌握來填表。並以書面形式向家長匯報孩子的發展情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自理水平,從而更好地配合幼兒園,讓孩子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

通過壹年多的研究和探索,我們為幼兒組織了各種有益的教育活動。豐富和增加孩子自理能力的生活經驗和簡單的保護方法。實驗的結果讓我們意識到,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孩子生存的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