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音樂素養的含義
對於音樂素養的理解,要單獨解讀。蘇指的是音樂素養,修養指的是音樂素養,這就要求當代大學生不僅要有音樂基礎知識,還要對音樂有壹定的認知能力。音樂素養的培養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音樂的培養,可以讓人感到輕松愉快,緊張情緒得到緩解。通過不同音樂作品的介紹,可以提高人們的修養品味,有助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了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加強普通大眾音樂素養的培養。
二,音樂素養培養的重要地位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當代社會教育以社會需求和人的實際發展為主要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保證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素質教育要求當代教育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高校音樂教育不僅是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也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過渡的重要途徑。它對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促進當代大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
三,音樂通識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
1.高校音樂通識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想象力是人類特有的天賦,指導著人們的社會活動,世界萬物的創造都是人類想象力的體現。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高於知識,它對人類發展的作用遠遠大於知識。音樂教育具有美育功能。高校開設音樂通識課程,讓學生對音樂節奏、旋律、曲式結構、表現手法有基本的了解。音樂創作者可以通過音樂作品實現與觀眾的* * *互動,讓觀眾對音樂作品的內容和畫面進行想象,讓學生通過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發展創作思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2.通過音樂通識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格。音樂與人之間有壹種微妙的關系,可以通過音樂教育人,所以音樂具有壹定的教育功能。音樂是音樂創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反應,表達創作者對生活的實際理解,傳遞積極的情感。通過音樂作品向聽眾的傳遞,使人們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具有正確的辨別事物的能力,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的生活。當代大學生是壹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喜歡追求新奇,敏感而浮躁。因此,他們需要受到音樂的教育,受到藝術魅力的熏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完善人格,使他們成為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
3.音樂通識教育可以調整心態。當今社會是壹個快節奏的社會。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激烈的社會競爭,人們的壓力也逐漸增大。大學生作為壹個特殊群體,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弱,社會競爭很容易對他們形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從而影響他們的心理發展。不同的學生,由於成長環境和教育程度不同,心理成熟度和抗壓能力也不同。音樂通識教育可以利用音樂促進人類大腦半球的協調發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人的心理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研究表明,接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的人的心理素質比沒有接受過音樂教育的人要好。因此,為了使當代大學生健康發展,有必要開設音樂通識課程,用音樂熏陶他們,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形成健康的心理,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四、當前高校音樂通識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課程單壹。雖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陸續開設了音樂通識課程,但是在課程設置上比較隨意,沒有註意到課程設置的科學性。課程設置中,以西方交響音樂欣賞為主的課程設置,課程設置單壹,缺乏對中國民族特色和世界優秀音樂的關註,只註重單壹的音樂形式,不利於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2.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目前高校從事音樂通識教育的從業人員,大多畢業於專業音樂院校或來自優秀的音樂表演團體,音樂專業基礎紮實,但教育知識特別缺乏。由於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現代教育理論學習,在實際教學中缺乏壹定的實踐能力,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音樂教師大多畢業於專業音樂院校,綜合文化素質不高,不能簡單直接地傳授知識,不利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3.缺乏課外實踐。課堂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有在實踐中才會得到升華和發展。當代音樂教育知識側重於課堂知識教育,而不是課外實踐教育。教學體系不完善,學生沒有發揮特長,挫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第五,如何通過音樂通識教育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素養。
1.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陳舊,挫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在新的發展時期,為課堂教學引入新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軟件輔助教學,將原有的靜態教學模式變為動態,通過畫面和聲音的配合,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有助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為後期的音樂學習提供動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提升。
2.大力推廣高雅音樂。通過高雅音樂的推廣,當代大學生可以受到高雅藝術的熏陶,提高審美素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斷提高,原有的落後音樂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音樂的需求。因此,應大力弘揚高雅音樂,培養學生高尚的人生追求,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3.充分發揮高校音樂教師的積極作用。在當前高校音樂教育中,部分教師缺乏責任感,不註重課堂教學質量,以欣賞音樂作品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壹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音樂通識課程重視不夠,阻礙了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改革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提高藝術素養,學會發現美,並將這種美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發展,逐步增強學生對音樂通識教育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結論
高校音樂通識教育的發展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重視高校的音樂通識教育,不斷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讓當代大學生在優秀的藝術氛圍熏陶下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這將有助於促進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壹批優秀的大學人才,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