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如果室內濕度較大,建議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當地板潮濕時,立即用拖把拖幹凈,以避免水分滯留。如果外部濕度也較大,可以打開風扇和空調,用這些電器保持空氣對流。
2、飲食燥濕
去除濕氣的方法有很多,從飲食開始。科學飲食就是要均衡適量的吃食物,不能暴飲暴食,不能同時節食。在日常飲食習慣上,女性也要註意觀察不偏食、不挑食,這樣才能調節腸胃系統,然後體內的水分代謝才會恢復正常。
日常飲食要科學,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膩食物。建議可以多吃紅薯、燕麥、綠豆、薏米。這四樣東西稱為“四素”,祛濕排毒。此外,扁豆、茯苓、白術等藥材都有祛濕的功效,可以作為湯裏的食材,達到祛濕的功效。同時要少吃生冷食物,如西瓜、沙拉、白菜等。這些食物在日常食用中要適量攝入,或者與壹些可以減少寒性的食物混合食用。
3.用蔥、姜、蒜去濕。
蔥、姜、蒜不僅是家中常見的調味品,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比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裏煮壹碗熱騰騰的姜湯,利用姜湯的奇妙功效,把體內的水分逼出來。全身出汗後,癥狀就會減輕。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淋濕後預防感冒。在祛濕方面,辣椒和蔥、姜、蒜是必不可少的食材,尤其是辣椒和姜,微熱,祛濕效果顯著。但是夏天要註意量,做到平衡。太多會導致上火,不要隨便淋濕引火。
4、運動,發汗祛濕
運動和出汗可以很好的排除濕氣。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對身體非常有益;運動可以緩解壓力,激活身體器官的運作,加速水分的排泄。現代人用腦多,體力消耗少,在密閉的空調裏長時間等待,很少出汗,所以身體調節濕度的能力變差。嘗試跑步、散步、遊泳、瑜伽、太極和任何其他運動,這將有助於激活血液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5.保持衣服幹燥。
不穿濕衣服,蓋濕被子,勤曬被子(墊料)。
6、修腳祛濕
中醫有“夏季洗腳可祛暑濕”的說法。夏天用溫水泡腳也有很重要的養生作用,特別是對於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因為脾胃功能不好,容易被濕邪侵襲。夏天用藿香正氣水泡腳是祛濕氣、消暑的好方法。
中藥泡腳配方:幹姜20克,花椒30克,艾葉30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桂枝10克,桑枝10克,附子20克。用法:包好藥紗布,放入水中煮沸,取出藥袋,將湯汁倒入稍深的浴缸中,晾至40℃~50℃泡腳。每天浸泡1~2次,每次20~40分鐘。
7.不要睡在地板上。
盡量不要住地下室(濕度大),熱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的水分會下降,地板潮濕,容易侵入體內,引起四肢疼痛。最好睡在離地板有壹定距離的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