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富含鈣的食物。
如牛奶、海帶、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等,對預防骨質疏松、貧血、降低膽固醇有作用。
控制總熱量,避免肥胖。
中年人由於脂肪組織逐漸增多,肌肉和活動組織相對減少,所以每日熱量攝入應控制在7500 ~ 8370千焦。只有這樣,體重才能控制在標準範圍內。已有資料和臨床觀察證實。中年人越超重,死亡的幾率就越大。據統計,40-49歲體重超過30%的人,中年死亡率男性為42%,女性為36%。而且胖的人容易得膽結石、糖尿病、痛風、高血壓、冠心病和壹些癌癥。因此,在安排中年人的飲食時,防止肥胖對保健具有重要意義。
保持適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類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它是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在新陳代謝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抵抗疾病的抗體和促進生理活動的激素等,都是蛋白質的衍生物。蛋白質還具有維持體液平衡、酸堿平衡、移動物質、傳遞遺傳信息的功能。中年人每天需要攝入70至80克蛋白質。優質蛋白不應少於1/3。牛奶、雞蛋、動物、瘦肉、魚、家禽、豆類和豆制品都富含優質蛋白質。大豆及其制品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對中老年人非常有益。因為每天都要消耗蛋白質,所以每天攝入的蛋白質要均衡。這對延緩消化系統的退化大有好處。
糖的適當限制
有些人有愛吃糖的習慣,或者吃得很多,中年以後要限制。因為吃糖過多不僅容易肥胖,而且由於中年以後胰腺功能下降,如吃太多含糖食物,會加重胰腺負擔,容易引起糖尿病。所以,除了每天補充碳水化合物外,不宜多吃甜食。在限制過多糖分方面,我們可以增加攝入糖分較少、纖維素較多的水果和蔬菜,這些物質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和膽固醇的清除。患消化系統疾病時,如甜食,也可促進胃酸分泌,加重癥狀。
飲食應該低脂肪和低膽固醇。
中年人每天攝入的脂肪應限制在50克左右。植物油是最好的脂肪,因為植物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膽固醇代謝,防止包括消化器官在內的動脈硬化。動物脂肪、內臟、魚子、魷魚、貝類含有大量膽固醇,吃多了容易誘發膽結石、動脈硬化。
註意吃防癌飲食
少鹽
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能超過8克,以防傷脾胃和高血壓。
節食
飲食要定時定量,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礙。要特別註意避免吃會損傷消化器官的食物。中年人飲食的合理安排對消化器官的保健和人體健康,特別是減少過早死亡和疾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所以中年時期合理的飲食與健康長壽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