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小兒行氣按摩

?小兒行氣按摩

兒童疾病的特點

小兒臟腑嬌嫩,幼稚陰陽,易感外感邪氣,如出汗、發熱、咳嗽、流涕、鼻塞等。不知道是不是餓了,所以容易食積,比如拒食、腹脹、腹瀉、少尿等。

孩子不會說自己的痛苦,全靠父母的觀察和醫生的分析判斷,所以兒科也叫啞巴;孩子沒有道理,行為完全取決於天性,不想吃藥,就要強制藥物輸註或註射,藥物治療難度更大。

針對以上特點,導師李少波教授在非藥物療法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特別是在小兒外感發熱、腹瀉等常見病的推拿治療方面。這些方法簡單易學,療效迅速。

經絡選穴的特點

1.小兒腹部疾病,癥見腹脹、腹痛、拒按、嘔吐、腹瀉、厭食,可用陽明胃經的足三裏、內庭等穴位,配合針灸治療,進針快,不留針。

2.胸腹疾病患兒可選擇上肢三陰三陽經的穴位,尤其是太陽小腸經和陽明大腸經的穴位。

3.對於發熱,選擇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按摩。

小兒氣機按摩操作方法

90年代,李少波教授向我們傳授了他精心創立的小兒氣機按摩法。經過20多年的不斷實踐磨礪,上萬例病例的總結,他形成了壹套成熟、安全、有效的治療規範,充分展示了中醫簡便、價廉的特點。

對脾虛、營養不良、厭食、偏食、挑食及各種急慢性腹瀉、便秘、體虛、反復感冒的小兒的按摩方法,效果迅速持久。治療三周左右,或在中藥的幫助下,會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或完全治愈,使孩子食欲增加,抵抗力提高,身體狀況明顯改善。

第壹步,推動五指。

施術者雙手疊放,用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患者的手指,將雙手的拇指輪旋轉成圓圈,交替將嬰兒的指尖從患者的指尖近端推向指尖。從患者左手開始,依次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每個手指垂直推300次,約1分10秒。

第二步,旋轉推動手掌大小的魚際。

魚際屬脾土,魚際屬水。施術者雙手握住病人的手,將右手拇指肚從大魚際推向大魚際,稱為運水入土。相反,施術者將左手拇指肚從魚際推向魚際,稱為運土入水。

脾虛消化不良者,水土填勻,左右30 ~ 50圈;如腹瀉需運入水中,旋轉推50次;如果大便幹燥,就把水輸進土裏,旋轉50次。大概需要兩分鐘,80 ~ 100圈。

第三步,攜帶八卦。

先推左手,施術者左手托住患者手背,右手拇指順時針推瀉。相反,施術者右手握住患者手背,左手拇指逆時針推壹圈。

若脾虛,體瘦,消化不良,則平瀉,順時針逆時針推50次;如果拉肚子,逆時針推50下,順時針推25下;如果便秘或大便幹燥,順時針推50次,逆時針推25次。

第四步,推三關,瀉六腑。

施術者左手握住患者的大魚際內側,右手握拳,拇指外展,用拇指內側緣快速推陽明大腸經,由列確至曲池,稱為推三關。右手展開時,右手吃飯,中指在前臂尺側部快速摩擦手的小腸經,由小海至陽谷,稱為六腑瀉。腹瀉,推三級50次;便秘、腹瀉50次;平步謝平各25次。

第五步,捏脊和月經。

從尾骨旁壹寸半開始,雙手食指相對放平,拇指捏住背部膀胱經皮的經絡筋,均勻捏開至大椎穴旁壹寸半,共七次。到了第五次,到了脾胃穴,經絡筋會彈開壹次,發出“砰”的壹聲,六七次都壹樣。用於腹瀉,腹脹和急性

上述治療持續約25分鐘或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