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冬季如何正確應用藥膳?

冬季如何正確應用藥膳?

藥膳不同於普通飲食。應用時要註意中藥的性味、藥膳禁忌、選料炮制、烹飪工藝等。,並掌握藥膳應用的基本原則。

使用藥膳時,首先要考慮自身體質、健康狀況、季節、地理環境等方面,判斷其基本證型,再確定相應的食療原則。

在藥膳療法中,不僅要註意非食療中藥材的性味,還要註意食療中藥材的性味。壹般來說,溫熱食療中藥,如生姜、蔥白、紅棗、核桃、羊肉、茴香等,具有溫裏散寒、助陽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寒證、陰證;涼涼食療中藥,如綠豆、蓮藕、西瓜、梨、荸薺、馬齒莧、菊花等,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可用於熱證、陽證的治療。

就五味而言,酸味中藥材,如烏梅、石榴等,能收斂、收斂;苦味中藥,如苦瓜、杏仁,能清熱降氣,瀉火燥濕;甜味食療中藥,如大棗、蜂蜜、麥芽糖,能滋補、調和、止痛;辛辣的中藥材,如生姜、蔥白等,有散結行氣的作用;鹹味食療中藥,如海苔、海帶等,能軟堅散結;溫和的食療中藥,如茯苓、薏苡仁等,可以滲尿。

藥膳多作為藥食兩用,具有食物的色、香、味的特點;即使添加了壹些藥材,由於註重藥性和口味的選擇,仍然可以通過與食物混合制成美味的藥膳。

藥膳的烹調以“燉、煮、燜、蒸”為主,最終可成為“湯”,使藥物和食物長時間受熱,最大限度地釋放有效成分,增強藥效。藥膳烹飪的特點是以藥物和食物的原味為主,既能達到滋補的效果,又能使菜肴可口,從而誘發人的食欲,達到確切的效果。

藥材的選擇也講究“辨證論治”的原則。根據人的體質和食物的結合以及自身的藥性,藥材壹定要新鮮優質,凡是變質發黴的都不能吃。藥膳所用的中藥材和食品應首先挑選,做到潔凈、無雜質、無異物、無灰塵、無黴爛,並註意其色味純正、外形美觀、品質優良。

為了保證藥膳的療效,還需要對藥材和食物進行加工。有的需要切片、切絲、切塊或切段,有的需要粉碎成細粉,有的需要按照中藥炮制的要求進行炮制,以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

好的藥膳壹定要講究烹飪技巧。壹般中藥和沒有難聞氣味的中藥都可以和食物壹起煮。如果藥物多或有明顯的難聞氣味,可將藥物用紗布包好,與食物同煮,藥性會進入食物或湯中,服用時要除去殘渣。也可以先將中藥煎煮,濾汁去渣,再在食物的烹飪過程中加入汁液,減少營養和有效成分的破壞。

“飲食適度”是中醫保健的重要原則,藥膳也要適度、節制。短期內不宜暴飲暴食,不可急於求成。應根據自身情況,經常少量進食,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會見效。

對於無病人群,可以適當食用壹些保健飲食。對於體虛或有病的人,也要用藥物治療,輔以藥膳。在疾病的恢復期或者對於壹些慢性病患者來說,使用藥膳進行治療可能更為合適。值得註意的是,藥膳雖有諸多好處,但其針對性和治療效果遠不及藥物。兩者結合使用,相輔相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