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經常吃米粉的人和經常吃粗糧的人代表了兩種類型的飲食結構,也是大多數家庭的真實寫照。那麽,從養生的角度來說,哪個更健康呢?常吃粗糧和常吃米粉哪個對身體好?不要再吃錯了!
營養方面,加工食品往往會損失很多營養,米粉也不例外。在研磨過程中,最有營養的谷殼和胚芽被細分,剩下的面粉中75%是澱粉(碳水化合物),吃多了容易發胖,大米也是如此,澱粉含量在80%左右。
米粉營養流失嚴重,而粗糧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不需要深加工,所以營養保存完整。粗糧雖然也含有澱粉,但基本都很低。其中紅薯和大豆只含20%左右的澱粉,更重要的是粗糧是優質碳水化合物,而米粉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兩者相差甚遠。
在消化方面,精米和白面富含澱粉,口感更細膩。另外消化過程簡單,容易上癮。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吃多了確實難以消化,但能促進腸胃蠕動,起到通便的作用。此外,粗糧還能增加飽腹感,有助於減肥。
可見,面粉和大米不如粗糧營養豐富,而且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升糖指數升高。更可怕的是,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研究認為,少吃粗糧是僅次於高鹽的第二大“飲食殺手”,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人因粗糧攝入過低而死亡!
鐘南山院士也很擔心這種情況。他在壹次講座中說,米粉的健康分不高,而粗糧明顯好壹些,但是人吃的太少了。按照世衛組織的建議(每天1.25g粗糧),米粉需要換成粗糧,也就是說之前很多人都是倒著吃的。
綜上所述,吃粗糧和米粉不是很嚴格。鐘南山院士提出,米粉和粗糧要壹起吃,其中米粉要少吃,粗糧要多吃。此外,《居民膳食指南》還建議飲食以谷物為主,每天谷類和土豆的攝入量為250-400g。
可以說,少吃米粉,多吃粗糧是有益的。根據營養專家的建議,飲食也要講究“粗細搭配”,粗糧與粗糧的比例為6:4,是最合適的。但需要註意的是,如果平時不吃粗糧,壹定要逐漸增加比例,以免引起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