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李玫瑾談論醫療保健行業。

李玫瑾談論醫療保健行業。

懲罰孩子的7種科學方法

1,勸解

肯定有家長想問:勸導是壹種什麽樣的懲罰?當孩子犯錯時,家長首先要放下手頭的工作,耐心詢問孩子發生爭執和爭吵的原因,傾聽孩子的想法。

對於第壹次犯的錯誤,壹定要及時灌輸行為不正確的觀念,要求孩子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

3-6歲是塑造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家長不要大聲呵斥或威脅孩子,也不要在人多的時候大聲責罵孩子。在教育的同時,壹定要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2.罰坐

孩子和其他孩子吵架打架怎麽辦?面對這種情況,大人們並沒有罵他,而是讓他搬椅子想想。

並且告訴孩子,罰坐時間5分鐘。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

並且在罰坐的時間裏,緩解自己的情緒,不要再生氣或者哭泣,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這對罰坐後家長的言語教育起到了非常有效的鋪墊作用。

罰坐不僅適用於幹打鬧吵架的孩子,也適用於情緒失控哭鬧的孩子。

將罰坐位置設置在安靜的地方,如書房、陽臺等,會更有效地測算罰坐時間。

3.行豆

對於那些拖延、自律性差、不能自控的孩子,家長需要用壹種巧妙的懲罰方法。同時,培養孩子耐心排豆的方法有很多:

1.準備好各種顏色的豆子,放入碗中混合,逐壹分類放入不同的碗中;

2.準備壹根繩子,按顏色順序串在繩子上;

3.在紙上粘出特定的圖案,如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排豆對急躁情緒不穩定的孩子有很好的鍛煉和鎮靜作用。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分辨能力。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來設定任務量。不能太簡單,也不能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

4.做家務

大多數孩子都會有塗鴉、亂扔東西、把食物灑在桌子上、亂塗油漆、不愛收拾玩具書的習慣。

無論家長阻止多少次,孩子都不為所動,壹點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甚至覺得很有趣。

做家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彌補錯誤,收拾自己的爛攤子,還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打掃衛生的困難,懂得自覺保持清潔,養成整潔的好習慣。

對於幼兒,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壹起做家務,教給孩子做家務的方法和技巧。平時也要懂得培養孩子物歸原主的好習慣,及時整理自己的生活區域。

5.拍拍手

我國有兩句古話,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和“不打則已,敗家子”。回顧那些傳統的教育手段,我們幾乎離不開“打”字。

但是我們總說父母不能暴力,不能輕易打罵孩子。他們到底能不能打?

“別跟孩子無理取鬧。打就要打,懲罰也很重要。”

所以,打孩子是壹種可取的教育手段,但壹定要分事情、分方法、分部位、分力度。

對於大壹點的孩子,也可以用小尺子和紙棍,也作為“警戒棍”,放在固定的位置作為警戒。

6.繪畫

兒童畫無論是線條、色彩還是構圖,其實都能反映內心世界和情感。

孩子們也可以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這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式。孩子犯錯後,家長可以準備繪本和畫筆,讓孩子安靜地畫出自己的想法。

畫完後,告訴父母這幅畫的內容和意義。這種方法比直截了當、直觀地問孩子更有效。

7.接收項目

沒收懲罰可能是對傲慢無理,亂扔東西的孩子最有效的方法。

父母可以沒收孩子隨意扔掉的東西,或者是孩子非常喜歡的東西,作為壹種懲罰。如果孩子隨手亂扔,不懂得珍惜,可以通過丟東西讓孩子學會珍惜的意義,糾正亂扔東西的習慣。

如果孩子傲慢無理,情緒失控,可以短時間沒收,讓孩子冷靜下來,獲得與父母心平氣和溝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