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存在的問題
六盤水紅色旅遊點範圍廣、類型全、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大,但從全市來看,旅遊業發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處於極其落後的狀態。2005年“5.1”黃金周期間,全市* * *接待遊客63878人次,旅遊收入818.93萬元,人均收入只有120元,其中紅色遊客只有539人,這對於提高地方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求是極不適應的。原因是
1.起步晚,起點低,意識不足。六盤水是壹座以工業為基礎的城市。在其30多年的發展時間裏,它壹直以重工業和能源輸出為基礎。旅遊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旅遊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較低,旅遊相關配套產業極不完善。
2.體制不順,管理混亂。同壹個景區往往由多個部門管理,但有些景區尚未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獨立的項目法人,旅遊管理部門尚未實現對景區的統壹協調管理。
3.基礎設施薄弱,投資不足。旅遊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高投入產業。除了政府投資,還需要吸收大量社會資金和金融機構貸款,改善和提高道路交通、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
4.旅遊景點設施陳舊,內容單調,表現方式缺乏創新,歷史人文內涵挖掘不深,缺乏感染力和震撼力,對外宣傳乏力,缺乏統壹包裝策劃,方法簡單,不能給人以深刻印象。
(B)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
1.進壹步認識紅色旅遊的意義。發展紅色旅遊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它既是壹項經濟工程,也是壹項政治文化工程,更是壹項利黨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和特色,切實抓好紅色旅遊。紅色旅遊是壹項社會系統工程,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三位壹體”的全部內容。從紅色旅遊的現狀來看,應堅持社會效益第壹、因地制宜、統籌協調、多方參與的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落實規劃要求,塑造整體品牌,加大投入,促進開發保護,加強宣傳教育,做好規範管理。
3.加強宣傳,註重策劃。加強宣傳,構建宣傳推廣體系,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圖書、網絡等媒體為紅色旅遊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充分發揮紅色旅遊經營單位的積極性,通過博覽會、博覽會、媒體廣告等多種方式宣傳推廣紅色旅遊產品和品牌,形成組織有效、參與廣泛、成效顯著的推廣體系;同時,要註意整合資源,集中優勢,做好紅色旅遊的區域規劃,充分發揮整體效益。從打造“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入手,通過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出壹批項目內容吸引人、產品要素結構完整、基礎設施完善、導遊講解生動、接待服務規範、監督管理得當的紅色旅遊精品體系。
4.註意施工。通過加大投入,多種方式建設,深挖主題,大膽創新,構建紅色旅遊資源保護體系,按照保護優先、搶救優先的原則,加強對重點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加大保護措施和環境整治力度,使重要文物、遺址和建築得到妥善保護;準備保護計劃,以避免不適當的計劃造成的建設性和有益的損害;同時,通過改造現有各類交通基礎設施,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提高水平,滿足日益增長的旅遊交通需求。
此外,要以紅色旅遊文化為主線,融合綠色生態和民族風情,把紅色旅遊、生態旅遊和民族風情結合起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紅色旅遊產品,註重主題突出、形象生動、內容豐富,充分展示自己的旅遊形象。
總之,發展紅色旅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也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各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要抓住機遇,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紅色旅遊精品品牌,以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的建設和發展,為全社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