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吃了老中醫的中藥後上火了。
病人對老中醫說:“吃藥上火。”
老中醫捋了捋胡子,嘆了口氣說:“唉,妳這體質我看多了,都怪妳!”
病人信了,從此只要看到補藥就跑,跟見了鬼壹樣,速度絕對不比博爾特差。
看到這種情況,我見多了。讓我們和觀眾談談這裏出了什麽問題。
不足,簡而言之,就是虧空,虧空。
我想問壹下,如果壹個杯子裏的水是空的,那麽往裏面倒水就相當於補法。這有什麽不好?
如果它是空的,它必須被填滿。補是這個時候唯壹正確的方法。
那為什麽會出現“不足不補”的現象呢?
人體的虛有很多種,如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精氣不足、津液不足、經絡不足等。如果我們給陰虛的患者滋陰補陰,那麽陰虛的癥狀就會緩解很多。但此時如果醫生誤判患者為陽虛,那麽在用錯了補陽溫陽的藥物後,陰虛患者本已相對旺盛的陽氣就會加倍旺盛,而這種加倍旺盛的陽氣又會侮辱本已不足的陰氣,於是癥狀加重,產生“虛不補”的現象。
所以,壹旦“虛不補”這種話出自壹個神醫之口,那麽他壹定是在推卸責任,而不是坦白承認自己在診斷和用藥上的錯誤。
如果病人真的空了,而且補對了,那就絕對不會有“空而不補”的情況!
這個詞也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推卸責任的敷衍詞。古書上沒有這個詞。
感謝觀看,身體健康,調整體質,加入小哥“體質療養”的隊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