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食物離不開肉類。雖然壹般來說,少吃肉有益健康,但老年人身體虛弱,靠素食很難滿足進補的需要。冬天,他們應該適當吃些肉。但是,不同的肉不壹樣。中醫對肉類的研究非常細致。不同種類的肉類有不同的性質和味道,沒有必要為了進補而吃各種肉類。
身體健康、不虛弱、不幹燥的人,冬天可以多吃雞肉。俗話說“每91只雞都會讓妳來年身體健康。”雞肉性溫,性平,對人體刺激性很大。雞肉可以提供豐富的營養,冬天稍微抵禦寒冷,不會讓人吃出內火。是冬季養生的佳品。雞肉最好燉煮,其中香菇燉雞是壹道經典的雞肉燉菜。
雞湯、牛奶煮米飯、雞肉燉蘑菇都是很好的進補菜,簡單方便。除了燉,燉雞湯也是壹個不錯的方法。雞湯是壹種肉湯,是很多菜肴的原料。我壹般都是買新鮮的雞,可以用骨頭和其他不吃的部位煮湯,也可以專門做雞湯。比如可以把海參加到雞湯裏,燉成海參雞湯。海參雞湯:草雞半只,海參2只。將海參浸泡幹凈。將水燒開,放入海參,煮10分鐘,然後取出放涼,切成小塊;草雞洗凈,切塊,焯水,加料酒、鹽、生抽腌制;鍋中加水,放入雞塊、海參、姜片、蔥段,大火燉;水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加鹽調味。
乳制品、蜂蜜等甜食不刺激腸胃,營養豐富,老年人要多吃。不過,喝牛奶,壹天壹兩杯就好。關鍵是堅持,持之以恒,就能起到滋補的作用。
用牛奶煮飯:煮飯時,把壹半的水換成牛奶,煮出來的飯有補氣血的作用。
五香奶茶:《仁壽錄》也記載了用牛奶制成的滋補五香奶茶。做法是:將茶葉和蜂蜜放入鍋中;倒入牛奶,小火煮制奶茶;用白糖調味,然後加入磨碎的杏仁和芝麻。這種飲料中,除了牛奶,茶葉、蜂蜜、杏仁、芝麻都有滋補作用,特別適合脾腎兩虛的老年人冬季飲用。
怕冷:最好吃生姜驅寒。
怕冷是許多老年人的共同特征。因為人衰老後新陳代謝變慢,容易形成氣血虧虛。所以,秋冬是老人非常難得的治病機會。說到進補,有些人馬上會想到人參、鹿茸、冬蟲夏草,這些都是珍貴的藥材。每次過年回家孝敬父母,都會買這些滋補品。這是壹個錯誤的概念,最普通的食物和最好的藥,食物越便宜療效越好。
小貼士:喝姜茶,姜水泡腳俗話說:“冬天有姜,不怕風霜。”冬天吃姜剛剛好。由於生姜味辛,冬季能在體內產生熱氣,驅散寒氣,所以被凍僵的患者可以常喝姜湯驅寒,預防感冒等常見病。註意吃姜。壹、冬天剝生姜。第二,晚上不要吃姜。生姜“熱則剝皮”,冬天為了驅寒,必須去皮。
吃姜的時候要註意時間。所謂“壹年之內,秋不吃姜;壹天之內,晚上不要吃姜。”所以秋季不宜吃姜,冬季進補最好不要在晚上吃姜,把吃姜的時間放在早上或者中午。鮮姜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加到各種菜肴中,比如做菜的時候加點姜絲,或者在各種燉菜的時候加點姜絲和姜片。鮮姜還可以制成姜汁牛奶等滋補飲品,生姜紅茶等。姜棗茶:生姜洗凈切片;紅棗洗凈,去核;將生姜和紅棗放入杯中,倒入開水中,蓋上鍋蓋燉10分鐘,然後放涼即可飲用。
補腎:栗子粥
冬天,是補腎的季節。腎在五臟中非常重要,是健康的根本。人的衰老,根本是腎的虛弱。因此,冬季是補腎、抗衰老、強身健體的好時機。但是,不能亂吃補品。民間還有壹個誤區,認為補腎要吃與生殖有關的器官,比如雄性動物的腎臟和外生殖器。這其實有失偏頗。雄性動物的生殖器和腎臟是不能隨便吃的,很多蔬菜水果也有補腎的作用。特別要註意的是,冬天不適合吃腎,有害而不補。
小貼士:多吃栗子。雖然很多肉類都有滋補作用,但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說,素食比肉類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冬天要補腎,可以多吃壹些有補腎功效的素食,比如栗子。
栗子味甘,性溫,有養胃健脾、補腎益氣的功效,且不像肉那樣油膩。在保健和食療中常被用來補腎。冬天吃栗子,不需要拘泥於做法。可以把糖炒栗子當零食吃,可以把栗子和肉拌在壹起做成栗子雞之類的菜,也可以用栗子面代替主食,最有名的就是栗子面配包子。
如果經常吃栗子,做栗子粥更方便。栗子粥還有突出的補腎作用。民間有句話說:“腰酸腿軟腎虛,栗子粥是補藥。”進入冬季後,飲食中肉類增多,經常喝栗子粥滋補脾胃,可以減輕肉類對脾胃的負擔。栗子粥:栗子10粒,粳米100克,糖適量。栗子和粳米去殼,煮至粘稠狀。加糖調味。除了栗子,核桃也是很好的補腎食物。核桃和栗子壹樣,可以當零食吃,也可以碾碎後加入粥中做成核桃栗子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