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秋分時節的飲食養生法是什麽?

秋分時節的飲食養生法是什麽?

符合秋分氣候特點的飲食方案如下:

棗龍栗子湯

材料:大棗20 ~ 30枚,龍眼肉30克,栗子肉100克,蜂蜜適量。

制作:先將栗子肉磨成粉備用,再將大棗、桂圓壹起煮,加入栗子粉,文火熬湯,加入蜂蜜。

適用範圍:補中、補腎、斂精、養血安神。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血虛面黃肌瘦,或臟燥腎虛,遺精,帶下,尿頻的婦女。特別適用於血小板減少、貧血、慢性肝炎和營養不良的患者。

禁忌:大棗能助濕生熱,使人飽腹,故濕熱腹脹者忌用。栗子壹次不宜吃太多,吃多了容易引起積食。消化不良、濕熱、風濕痛的人不宜食用。

大棗味甘,性溫,屬脾胃經。栗子性味甘、鹹、溫,入脾、胃、腎經。它能健脾補腎。用大棗、桂圓煮食,可以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特別適合脾腎兩虛、心血不足者食用。

紅棗木耳湯

材料:10紅棗,黑木耳20g,冰糖適量。

制作:先將木耳用溫水浸泡,再與紅棗同煮,煨成湯,加冰糖。

適用範圍:補中、養血、安神、潤肺止血、健腦強心。適用於疲憊、咳喘、痰中帶血、慢性便血、痔瘡出血、眼底出血、脾胃氣虛乏力、食欲不振、便溏、血虛面黃肌瘦等人群。

大棗補中,養血安神。黑木耳具有益氣養胃、滋陰生津、潤肺止血、健腦強心的作用。兩藥配伍重在補中潤肺,適合秋季常食。

牛奶芝麻湯

材料:牛奶200克,芝麻25-5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

制作:先將芝麻炒熟磨成粉,然後將牛奶煮沸,加入芝麻粉和適量的糖,邊煮邊攪拌。然後煮。

適用範圍:補虛、益五臟、強身健體。延緩衰老,適用於體虛,氣血不足,病後勝弱。以及呃逆、口幹、大便幹燥、頭暈、健忘、腰膝酸軟、頭發早白、肺陰虛痰少的幹咳、皮膚幹燥、脾胃陰虛的大便幹燥、陰虛血虛的產後缺乳。

禁忌:有些成年人吃奶後容易腹脹、腹瀉,應避免食用。

牛奶和芝麻壹起吃,可以延緩衰老,強身健體。中老年人可以健康長壽,兒童可以增強體質,增加智力,促進成長。

柏子仁粥

材料:柏子仁15 ~ 20g,粳米100g,蜂蜜適量。

制作:先將側柏籽去皮。稍微砸壹下。然後用粳米煮粥,加適量蜂蜜食用。

適用範圍:養心安神,潤腸通便,滋陰止汗。適用於心悸、體虛失眠、陰虛盜汗、腸燥便秘者。

禁忌:腹瀉的人不要用。

側柏是常綠植物側柏的種仁,又稱側柏仁、側柏膏。其味甘,性平,入心、腎、大腸經。神農本草經說“治驚悸,平五臟,益氣,去濕痹”。《名醫別錄》說它“益血止汗”。《本草綱目》提到它“養心、潤腎、益智、安神”。側柏葉味甘膩,性平。人的心經可以養精蓄銳,安神止汗。大腸經能潤腸通便;入腎經益陰斂汗。這種粥加蜂蜜會增加潤燥的功效,最適合秋季幹燥、腸燥、便秘、體質虛弱的人。

六神粥

材料:薏苡仁20克,山藥30克,蓮子肉30克,芡實10克,茯苓10克,糯米50克,糖適量。

制作:加入以上六種水,煮成粥。加入適量的糖。

適用範圍:健脾益氣,除濕止瀉。適用於脾虛食滯、四肢沈重、慢性腹瀉、遺精、遺尿及各種體虛者。

薏苡仁微寒能清熱,味甘淡能利尿健脾。是滋補品,但不油膩。山藥味甘,性平,歸肺、脾、腎經,益氣養血,補肺、脾、腎。蓮子肉不僅能治療心脾腎三臟過盛引起的各種癥狀,還能補益五臟和十二經脈的氣血。對弱者來說是很好的食物。茯苓利水,能化濕。芡實,

補虛扶正粥

配料:炙黃芪30-50克,黨參30克(或人參3-6克),白糖100 ~ 150克。

制作:先將炙黃芪、黨參(或人參)放入水中炒熟,先用武火,再文火煨約1小時,去渣留汁,加入粳米煮粥,再加適量白糖即可食用。適用範圍:補氣、治虛、健脾胃、抗衰老。適用於脾氣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水腫、中氣不足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癥。、氣虛潰瘍內陷、久潰不潰或膿未潰、便血、崩漏等。由氣虛引起,以及肺氣虛引起的氣短、咳嗽、言語無力。

禁忌:陰虛火旺。表邪過盛,初起瘡瘍者勿用。胃熱濕熱的人要謹慎食用。

黃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芪和蒙古黃芪的根。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既能升陽解郁、固表止汗,又能利水消腫、生肌生肌。它是補氣升陽的重要藥物,尤其適用於表虛患者。黨參為桔梗科黨參的根,味甘,性平,屬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的作用。若用人參,其補氣之力更強,稱為“大補元氣”。此粥中,氣與神並用,善補脾肺之氣,尤其是秋季脾肺氣虛者。

炸蟹丸

材料:蟹肉300克,雞蛋1個,面粉50克,洋蔥和姜末25克,脂肪100克,精鹽1克,味精1克,料酒5克,香油5克,花生油1000克。

制作:①將肥肉剁成粗泥,將蟹肉用刀放入碗中,加入蔥姜末、精鹽、味精、料酒、香油,打入雞蛋,倒入面粉拌勻,然後擠成直徑1 cm的丸子;(2)鍋中加入花生油1000g,加熱至五六成時,放入盤中。吃的時候拿胡椒粉和鹽。

適用範圍:增強體質,預防秋燥,人人都可以吃。

蘑菇栗子

材料:水發香菇150g,栗子200g,鮮湯150g,大豆油40g,醬油30g。

味精,蔥,姜,糖,少許澱粉。

制作:①先將香菇切片,用刀切栗子,栗子切3/5,外皮要連在壹起。放入清水鍋中煮約1分鐘。栗子裂開時,趁熱剝去外殼和內皮,用刀把栗子肉切成厚片;(2)鍋熱時放入大豆油,同時在鍋裏翻炒蘑菇和栗子片,然後加入醬油、糖和姜末。鮮湯燒開後小火煨3分鐘,然後改用大火,加入味精,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淋上香油即可。

適用範圍: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適合所有人食用。

全福豆腐

材料:豆腐2塊,鮮香菇50g,青菜芯10,香菇30g,植物油50g,醬油20g,糖3g,精鹽1g,濕澱粉10g。

制作:①將香菇用開水浸泡至變軟,去蒂。留下菜芯,修剪葉根,焯至綠色,冷水淋;(2)炒鍋大火,燒熱,滑少許油,舀入平油燒熱,用刀將豆腐每塊切5塊,入鍋煎至兩面金黃,放入壹碗醬油、白糖、精鹽和水,放入香菇、鮮香菇、菜芯,小火煨至湯汁粘稠,離火;(3)取壹個大盤子,用筷子將菜芯放入盤中鋪底(根部朝外),將豆腐放在菜芯上,再將香菇放在豆腐上。最後,將鮮蘑菇放入綠、黃、黑、黃四層。繼續點亮炒鍋,用濕澱粉勾芡湯汁,澆在全福豆腐上。

預防秋季營養不良引發的各種疾病,大家都可以吃。

白汁屋六魚

材料:鰱魚1條(500g左右,最好是活魚和鮮魚),胡蘿蔔50g,黃瓜50g,蔥50g,姜、蒜、精鹽、味精、胡椒粉、水澱粉適量。

制作:①將魚洗凈,胡蘿蔔、黃瓜、洋蔥切成3厘米長的細絲,姜、蒜適當切絲,與精鹽、味精、胡椒粉、水澱粉混合備用;(2)鍋中放入適量的水,燒開,將鍋內的魚煮熟,撈出放在盤中,魚湯待用;(3)鍋燒熱,放適量油,鍋裏放蔥、姜、蒜煸炒,再把胡蘿蔔、黃瓜放鍋裏,煮混合汁,煸炒,澆在魚上。

適用範圍:可治秋燥,健脾益胃,人人皆可食用。

桂花燉鴨

材料:鴨子1只(約1000g),桂花糖50g。料酒、精鹽適量。

制作:①用鹽把鴨子裏裏外外擦壹遍;②將料酒和桂花糖放入大碗中拌勻,將碗放入炒鍋中。在碗內裝半碗清水,上面放壹個人字竹架,將鴨子破肚蓋在井口,防止碗內調料打翻;(3)將砂鍋放在大火上煮1小時,再用小火煨30分鐘,直到香味四溢;④將鍋燒開,撈出大碗,將鴨子放入鍋內(鍋內水少),將碗內剩余的汁液倒在鴨肉面上。

適用範圍:滋陰防秋燥。每個人都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