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候對人的健康和情緒有顯著影響:我們知道氣候對壹些疾病有影響,比如關節炎和心臟病。氣候也會讓人感覺煩躁。所以,人們要掌握這些規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心煩時要註意克制,對生病的人要註意保護。
(2)濕度對人的影響:下雨天會使人情緒低落。當然,這種不良情緒有壹部分是因為社會因素。然而,研究表明,在濕度大的日子裏,更多的人會得抑郁癥;陰天下雨前的低氣壓會讓學齡兒童坐立不安。
(3)陽光對人的影響:陽光確實對心情有好處,尤其是在冬天。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人們會更願意幫助別人,遵守社會秩序。但是夏季高溫和晴天是例外。
(4)幹熱風和心情不好有什麽關系?在許多國家,如美國、瑞士和以色列,這種幹熱空氣會增加精神障礙。人會效率低下,反應遲鈍,容易生氣。我們認為這是因為這種風減少了空氣中的負離子,對人有好處。它們可以改善人們的大腦功能,改善他們的情緒。正電子有相反的效果。壹些調查顯示,人們在暴雨前會異常活躍和興奮。我們認為這與空氣中帶電粒子的變化有關。閃電可以增加大氣中的負離子,讓人心情愉悅。
(5)大氣壓力的影響:大氣壓力的變化會引起許多健康問題。當大氣壓力發生變化時,人體內的空腔擴張,如:大氣壓力降低會引起鼻竇問題,導致鼻竇炎和鼻竇擴張;氣壓的增加對人體關節影響很大;氣壓下降也會讓人焦躁不安。
(6)極寒和極熱氣候對心臟病患者的影響:極端溫度,尤其是極寒天氣,會使人的心血管系統超負荷工作。冬天死於心臟病的人會比其他季節多。因為溫度很低的時候,血液是從皮膚流入體內的,心臟要用力拍打血液來保持身體的溫暖。因此,在寒冷的氣候下進行壹些劇烈的活動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心臟病患者的另壹個死亡高峰是在夏季。暑熱使心臟跳動加劇,使人出汗增多,血壓升高。極度寒冷和炎熱的氣候會使人的免疫系統超負荷,從而削弱人的抵抗力。炎熱的天氣會使人們極易感染瘧疾等傳染病。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在冬天很常見,因為低溫削弱了身體的抵抗力。
(7)哪些人對氣候特別敏感:少數人對氣候特別敏感,但這些人對噪音汙染等環境問題也很敏感。相比較而言,老年人對氣候的反應比年輕人更敏感,因為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較弱。重量是壹樣的。胖子熱天難受,瘦子冷天難受。在實驗中,男性和女性對氣候的反應幾乎相同。
(8)空調和幹衣機的影響:這些設備創造了壹個人造的室內氣候,以避免極寒、極熱和極濕氣候的影響,這是很好的。但空調會吸收空氣中的負離子,對大腦功能和心情都有不良影響。空調會產生大量的陽離子,在這種空氣中呆上八個小時就會頭疼。以前我們認為室內頭痛是壹氧化碳引起的,現在研究證明陽離子增多也是原因之壹。
實驗中,使用離子發生器產生負離子,可以改善上班族的情緒。負離子空氣對人的心情有好處。人們喜歡去山區旅遊的原因之壹是那裏的空氣中有大量的負離子。
(9)氣候對睡眠的影響:夏天怕熱的人很難入睡。睡眠研究實驗表明,當氣壓高於或低於正常值時,人會感到困倦,其原因還有待研究。
(10)什麽氣候對身心健康最理想?溫度在21℃左右,最好有壹些微風,不要太強的陽光。
人體是準恒溫的。為了保持體溫恒定,需要不斷地向外界排出新陳代謝產生的熱量,使皮膚溫度高於外界溫度。當溫度接近皮膚溫度時,散熱不暢,會產生不適感。此時人體會增加排汗,以蒸發散熱的形式釋放熱量。據研究,當壹般溫度為30-32℃,相對濕度為85%時,或溫度為38℃,相對濕度為50%時,或溫度為40℃,相對濕度為30%左右時,人的體溫調節能力會出現困難,從而發生中暑。
1997年夏季,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季平均氣溫偏高1-2℃,華北大部、東北、西北、新疆西部6月中旬至8月下旬平均氣溫超過1949年以來同期最高值。
據相關單位不完全統計,僅7月10前,北京就有180多名交警中暑。高溫期間,各大醫院的患者急劇增加。友誼醫院門急診比去年同期增加1/3,重癥增加2-3倍。兒童患感冒、發燒、感冒、腸道疾病,兒童醫院最大門診量4500多人次。炎熱的天氣使得許多人湧向遊泳場所和天然水域消暑。據8月初的統計,北京有50多人溺水死亡。
人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往往與季節性氣候變化有關。春季的天氣特點是多變性,“倒春寒”和沙塵暴天氣經常發生。這個時期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感冒、風疹、水痘、麻疹、腦膜炎、猩紅熱等疾病經常流行,中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很高。日本腦炎多發生在夏秋季;霍亂、痢疾等腸胃疾病在夏季更為常見。
根據上海近幾年的研究,人的死亡率與季節變化有壹定的關系。深秋之後,死亡人數劇增;冬季是死亡人數的高峰,最冷的2月是5月和6月的兩倍。日平均氣溫在15-25℃之間,死亡人數減少,但在夏季熱浪襲擊下,特別是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時,死亡人數突然增加。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季節性氣候變化和惡劣天氣變化確實對人類健康有很大影響。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們可以利用有利的天氣和氣候條件來治療疾病,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氣候療法。如山地氣候療養、海濱氣候療養、沙漠氣候療養、森林氣候療養等。患者可以根據癥狀選擇療養地。
我們知道天氣和氣候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所以掌握天氣和氣候的變化是非常必要的。壹是及時增加衣服,調整人體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第二種患者可以提前吃藥,防患於未然;第三,要避免流感引起的其他疾病。總之,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避免其對人體的不良影響,是每個人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徑。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氣候變化導致的天氣,如熱浪、洪水、風暴、異常氣候事件和海平面上升,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生活。同時,氣候變化還會影響淡水資源的供應,加劇空氣汙染,對健康產生間接影響。更重要的是,氣候變化會引起生態和環境的相應變化,導致全球生態系統功能失衡。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瘧疾、登革熱等通過昆蟲傳播的疾病將可能影響40% ~ 50%的世界人口,極大威脅人類健康和日常生活。在高溫高濕地區,氣候變暖可能導致蚊蠅滋生,增加霍亂、瘧疾和黃熱病的發病率。同時,由於溫度和降水區域的系統性變化,病媒和病毒性疾病傳播的疾病分布可能發生根本性變化,並向更高緯度移動,導致瘧疾、血吸蟲病、錐蟲病、黃熱病、鼠疫和霍亂等生物性疾病的流行範圍擴大,更多的人面臨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