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陰陽平衡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利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的效果。
2、葫蘆灸能溫經祛寒邪。
艾葉的溫熱和熏灸的點燃,使熱量到達肌層,溫補氣機,促進血液循環。艾灸具有溫經活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解痹止痛的功效。
3、葫蘆灸能行氣活血,祛瘀散結。
氣見熱可動,見冷可凝,見溫可動。艾灸是壹種溫刺激,能協調氣血,調和營衛,調和血液循環,促進氣血循環,祛瘀散結。
4、葫蘆灸可以防病保健,強身健體。
艾灸療法有很多作用。如果穴位不同,艾灸方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者艾灸用的材料不同,那麽功效就不同;因此,臨床應用時應根據具體病情選擇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在家裏做艾灸,要註意以下五個原則,避免傷害身體。
5.艾灸可以溫經散寒。
艾灸能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止痹止痛,可用於治療因風寒濕痹、痛經、閉經、寒疝、腹痛等寒血凝滯、經絡不通引起的各種疾病。
6.艾灸可以行氣通絡。
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界因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不通,就會出現腫痛等癥狀及壹系列功能障礙。此時艾灸某些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功能的作用。
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子、凍傷、閉經、不孕、扭挫傷等。,尤其是外科和創傷學。若用於瘡瘍外科治療的早期,可用於治療不能愈合的慢性潰瘍,具有促進愈合、生肌的作用。
7.艾灸可以解毒散熱。
古代文獻中也有艾灸可以清熱的記載。灸法治療癰最早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書都將灸法作為治療本病的重要方法。艾灸可以以熱誘熱,使之外出。艾灸能散寒清熱,說明它對機體原有的功能狀態有雙向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