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散養家豬?

如何散養家豬?

家豬野生繁育技術\x0d\ 1。野化養殖的場地\x0d\家豬野化養殖的場地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壹是林地應選擇平均年齡在30年以上的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林分茂密,林下水果、野菜、食用雜草較多,水源充足,既能避免野豬對樹木的傷害,又能保證充足的飼料。第二,野豬的數量要與林地面積成合理比例。壹般每公頃林地飼養3-5頭豬為宜,每個放養點的放養量不超過120頭豬。第三,放養地點應遠離居民區和耕地5公裏以上,防止人畜驚擾野豬和野豬破壞農作物。第四,放養點及周邊森林沒有大型食肉野生動物。\x0d\ II。簡易圈舍和哺乳房的建造\x0d\圈舍和哺乳房宜建在山溝的中下部,交通方便,透光。圈舍可以用木頭、石頭或磚建造,背風面向太陽,防水和泥濘的地面。因為圈舍主要是給豬晚上休息用的,面積不容易太大,壹般每個頭。\x0d\ III。野外飼養家豬前的準備\x0d\ 1。野豬的選擇。選擇生長速度更快、應激更弱、瘦肉率更高的三元或二元雜交仔豬。東北林區主要品種為長白×約克夏×地方品種或杜洛克×約克夏×地方品種。小豬要健康無病,大小基本相等。2.做好驅蟲、免疫、閹割工作。買了小豬後,首先要進行驅蟲。上山前應完成各種疾病的免疫工作,上山後不進行免疫。未閹割的仔豬要及時閹割,防止豬在野外交配。\ x0d \ 3。短期在家餵養。剛斷奶的仔豬應激強,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劇烈,不適合立即野化飼養。同時,東北林區山上的無雪期只有六個半月左右,豬的體重在野生繁殖初期過低。在大雪封山之前,還需要在家裏養1-2個月,野豬飼養的意義也就失去了。所以仔豬要在2月中下旬購買,在家飼養45-60天,體重30-35斤左右,65年4月中下旬放山。\x0d\ IV。野外飼養家豬的飼養管理\ x0d \ 1。放養初期的馴化。豬是肉食動物,群居,在自然環境中遊泳。如果它們不被馴化,它們就不會回來。所以豬在上山初期要圈養3天,每天餵食2-3次,讓它們熟悉周圍的環境。從第四天開始,豬圈應該打開,讓豬自由活動,吃附近的野生水果和植物。晚上要餵豬1次,主要是吃飽的時候。餵食的時候要配合壹些聲學比如喊叫或者敲食盆來召喚豬回歸,讓豬形成條件反射,壹個星期就能形成晚上回歸進食休息的習慣。每天晚上壹次,豬餵到八點,第二天早上就會餓,促使它們在森林裏覓食。豬在森林裏覓食時,壹般會參加群體活動,由近及遠覓食。先吃橡子、榛子、核桃等堅硬的水果和美味的野菜,再吃雜草和可食用的草根。如果不能就近采摘,可以遊得遠壹點,最遠可以遊到離圍欄3-4公裏的地方,但是下午可以遊回來,晚上回圍欄吃飯休息。\ x0d \ 2。補充餵養。豬在野外環境中以野生植物為食,不能完全滿足豬的生長需要,必須進行壹定程度的補充。壹般豬在上山前三天自由采食以適應環境,從第四天開始減少配合飼料量,壹周後每天傍晚飼餵壹次。在野外隨著豬采食量的逐漸增加,補飼量減少。豬在野繁前期每天飼餵配合飼料600克,野繁中期每天飼餵配合飼料500克,野繁後期每天飼餵配合飼料400-450克。飼料配比為:大王米粉57%,豆餅14%,精料14%,麩皮15%。\ x0d \ 3。用心觀察。豬在野外的活動量很大,很難隨群觀察。每天傍晚豬群返回時要清點數量,仔細觀察豬的進食狀態、精神狀態、糞便狀態。只要及時發現不歸的豬,找出原因,有的豬在野外吃飽後找樹下幹燥的地方睡懶覺,不屬於正常現象。家豬在野外飼養,活動性大,抗病能力強,壹般不容易發病。病豬要及時隔離治療,病後再放歸野外。\ x0d \ 4。預防中毒。豬對有毒植物有本能的歧視,壹般不會主動吃有毒植物。但有些豬在食用藜蘆、鐵杉等有毒植物後,有時會出現嘔吐、興奮、呼吸困難等癥狀,因此要采取必要的對癥治療。同時配合肌肉註射強效解毒劑,服用白酒或綠豆水等解毒劑。\ x0d \ 5。在合適的時候劃。家豬野外飼養6-7個月,日增重350-450克,平均400克左右。當體重達到65,438+000-65,438+020kg時,要及時放生,從65,438+00的前十天開始,陸續進入放生期。\x0d\五、野生養殖家豬效益分析\x0d\在仔豬價格與防疫處理成本相同的情況下,野生養殖每頭豬只使用配合飼料150kg,是普通家豬的壹半,每頭豬可降低飼料成本210元。野生環境下生長的豬,肉質鮮美,肉味濃郁,瘦肉率高,深受消費者歡迎。每頭豬可以多賣100-200元,所以野外養家豬的收益非常可觀。從吉林省撫松縣三年發展家豬的實踐來看,每頭野豬可獲得350-400元的純利潤,是普通豬的兩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