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用來滋補身體,五果用來補充營養,五畜的肉用來補充身體,五菜用來補充食物的營養不足。
分析:所謂“五谷”,就是我們所吃的大米、小麥、玉米、小米、黃米等五谷雜糧;“五果”包括桃、李、栗、棗、杏等人們食用的水果;“五畜”是指人們食用的豬肉、羊肉、狗肉、雞肉等肉類;“五菜”就是人們吃的各種蔬菜,可以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可以說,五谷是維持生命的;五種水果是均衡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輔食,可以幫助消化;五畜可以補充糧食主食的營養不足,是平衡膳食食譜的主要輔食;五菜能為人體提供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物質,使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更加完善和豐富。
健康智慧: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長壽的重要保證。
現代人習慣了大魚大肉,卻忽略了各種蔬菜水果。結果,他們享受美食的同時也給身體帶來了傷害。如何避免傷害的發生?需要大家註意的是,要註意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只有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和各種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滿足人們生育、生長、發育和生活勞動的需要。
1,主輔要均衡。現在人們餐桌上的副食比例大大增加,但人們的食欲卻越來越少,主食不是主食,就會造成能量代謝失衡。主食攝入過少,就不能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熱量;而副食太少會造成壹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因此,主食和副食的適當比例是營養均衡的重要前提。
2、素食飲食要均衡。科學的飲食結構應該是素食主義的混合組合。完全的素食很難滿足人體對營養的整體需求,但過度食用動物性食物是文明病的主因。在壹天的飲食中,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植物中的纖維素可以降低消化系統的患病率,這種少肉多菜的食物結構可以平衡人體營養。
3.多吃膳食纖維食物。膳食纖維被稱為第七大營養素。膳食纖維對人體的作用包括通便、降血脂、降血糖。膳食纖維不足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便秘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如麥麩、米糠、玉米、紅薯等。,以及蔬菜類食物,如芹菜、青菜、薺菜、菠菜等。
4.註意喝足夠的水。水在人體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人體對水的需求大於對食物的需求。正常情況下,人每天至少要喝8杯水,幫助排除體內毒素。多喝幾次水,主動壹點,感覺渴了就不要喝水了。飲用水最好選擇白開水。
三餐要合理安排,三餐要定時定量。壹般來說,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應占30%-40%,晚餐應占30%-40%。早餐安排在6: 30-8: 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早餐吃好,營養充足,午餐吃好,晚餐少吃。
溫馨提示:無論是五谷、五果,還是五畜五菜,這些食物都不要放置太久。因為食物存放過久會引起變質,可能會對人體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此外,食物可能含有或混有各種有害細菌,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和有毒化學物質。只有食用新鮮衛生的食品,才是預防食源性疾病,實現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