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導致“春節綜合癥”的三大因素
第二章:“春節綜合癥”的表現
第三章:防治“春節綜合癥”的八大妙招
第四章:專家提前教妳如何預防春節心理綜合癥。
壹年壹度的春節即將到來,很多人都會在這裏患上“春節綜合癥”,嚴重影響身心健康。我們應該做好預防疾病的準備。那麽如何預防春節綜合癥呢?接下來,邊肖為大家推薦了壹些健康新年的小貼士。
引發“春節綜合癥”的三大因素
春節是成千上萬個家庭團聚的時刻。人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日子走親訪友,互相交流,盡情玩樂。至於“假日心理綜合癥”,人們要學會積極的自我調節,盡量放松自己平時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真正給自己的精神和心情壹個誤區。
第壹,消費壓力。
每個春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濟計劃,比如走親訪友花多少錢,給父母多少錢,給孩子多少壓歲錢等等。錢多消費多,錢少用少。壹旦實際支出超過預算,就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緊縮消費難,借錢消費更可恥,給歡樂的春節增添了壹份焦慮的色彩。對此,心理醫學專家提醒人們,春節期間花多少錢要量力而行,不要因為實際支出超過手中現有的錢數,就給喜慶的節日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第二,家庭關系。
“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期間,壹家人會壹起吃團圓飯,樂在其中。當然,也有壹些在國外留學的學生,堅守工作崗位的孩子,遠離家鄉的戀人,等等。他們無法與家人和親人團聚,給節日的喜慶氣氛增添了心理上的向往。為此,相關醫學專家提醒人們,節日期間要給家裏打電話,發郵件,發照片。雖然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壹些小問題,但是可以緩解對親人的思念和心理壓力。
第三,和別人比較。
春節期間,老同學、老朋友、老同誌聚會。大家聊聊舊情,畫壹幅人生藍圖,本來是壹件很幸福的事。但是生活中很多新的內容都會成為朋友的阻力。配偶下崗帶來的自卑,孩子考不上大學帶來的愧疚,退休帶來的失落感等等。會讓妳在朋友的交往中自卑,導致有些人在老同學,老朋友,老同誌面前特別怕丟臉。
“春節綜合癥”的表現
春節綜合癥是人們在春節假期後的各種生理表現。比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裏,感到無聊、神清氣爽、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現壹些典型的表現如不明原因的惡心、頭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下面介紹春節後如何調理綜合癥。
表現: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他們平時工作感覺很好,但是到了周末或者節假日會感覺更累。頭痛,眼睛澀,腰酸背痛,精神萎靡,反應遲鈍。這種現象通常會發生,但往往在周末或節假日會變得更加明顯或嚴重。
這是壹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麽會腰酸背痛,疲勞而不是體力勞動?為什麽休息或放松時會比平時工作時感覺更累?
原因:原來我們長期坐在辦公室,缺乏有氧運動,身體供氧不足,肌肉細胞無法充分燃燒糖分。未燃燒的糖經過無氧糖酵解,產生乳酸,導致肌肉酸痛。另外,現代辦公室通常是密封的,室內氧氣匱乏;現代飲食中含有大量的糖、精制澱粉和脂肪,進入體內後可轉化為血糖,肌肉中的乳酸翻倍。當大量糖分進入大腦形成la時,
之所以在休息時感覺更累,是因為妳在休息時運動可能會減少,但妳可能會攝入更多的糖、精制澱粉和脂肪,這些可能會在妳體內形成比正常工作時更多的乳酸堆積。
防治“春節綜合癥”的八大秘訣
1.合理安排生活,培養各種興趣。人們經常在空閑的時候思考壹些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合理地安排我們的假期生活。適度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失落的心理滋生,豐富生活,而充實的生活可以改善人的抑郁情緒。戀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豐富多彩的生活可以驅散不健康的情緒,增強生命的活力,讓生活更有意義。
上班族的建議:上班族要抓緊時間調整自己,多睡覺,合理飲食。他們也可以思考壹下自己的節後工作安排,以及今年的工作目標。如果妳工作後出現壹些癥狀,也不用擔心。白天可以喝點茶咖啡提神,中午小睡壹會,晚上盡量早點睡。壹般來說,壹兩周就能恢復。
建議:老人要註意休息,孩子更要註意。專家建議,老人應在子女上班前,盡早調整好日常作息。如果很難入睡,他們可以服用壹些藥物來幫助他們入睡。恢復早操、戶外散步等因節日中斷的活動;要調整心態,多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在和平的日子裏多和老朋友聚壹聚,聊聊天。
孩子的建議:及時照顧好自己,結合休閑閱讀。專家建議,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制定壹個完整的假期計劃,包括休閑和學習。內容要豐富健康,適可而止。孩子要考慮寒假作業是否寫完,心中有下學期的學習目標。家長要幫助孩子恢復正常作息,調整飲食,讓孩子看壹些課外書,帶孩子去書店。
2.適當換個環境,讓自己的心態平靜下來。春節假期,走親訪友、旅遊、聽音樂、讀好書,都是從高度緊張的模式中放松人緊張的精神狀態的好方法。春節外出要註意自我保護和調整,比如不要把旅行行程安排得太滿,以免讓自己過於緊張;註意及時休息,及時補充體力;失眠者睡前應該喝點牛奶之類的保健品。年老體弱者最好不要長途旅行。
3.確保窗戶通風。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辦公室,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冬天都可以關小。
4.不吃糖、精制澱粉和脂肪,主要是魚、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
5.每次吃七分飽,每天兩到三餐,不吃或少吃零食(水果除外)。
6.每天做1-2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運動時積極休息,能走路的時候不開車,能爬樓梯的時候不坐電梯,做壹個“低碳”家庭。
7.補充抗氧化劑,如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輔酶Q10、葡萄籽提取物等。
8.不要久坐不動,保持放松的姿勢,必要時做保健按摩和桑拿熱療。
專家提前教妳如何預防春節心理綜合癥。
王鵬:“暴飲暴食”七天後,打麻將、看電視、晚睡的習慣會不會對心腦血管、糖尿病患者產生突然的影響?
西木:是的。通常節假日過後,尤其是長假、暴飲暴食之後,很多疾病都會發生,包括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尤其是冬春寒冷季節,再加上節日,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確實可能會爆發。
我的研究發現,以下的飲食和營養是可以避免和預防的。
首先,吃飯前半小時喝壹兩杯水。半小時後,水分基本離開胃腸道,進入血液。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妳再吃硬的食物,血液裏會有更多的東西來稀釋它們,不會堵塞血管。
第二,飯前20分鐘生吃。妳生吃什麽?水果是最簡單的,應該飯前吃,不要飯後吃。這是壹種選擇,另壹種選擇是生吃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是最安全的,因為糖尿病患者血糖生成指數低,但最好生吃。
第三,吃飯的時候,整個東西都要控制。註意保健是三分涼七分飽,就是不要吃超過七分飽。還有壹句話叫吃不飽穿不暖。這就是長壽的原因。
第四,如果妳已經有壹些問題,妳可以通過補充壹些特殊的營養素來避免。比如妳有心臟病,最好補充輔酶Q10,可以增加心臟的動力。如果妳有中風問題,最好補充葡萄籽精華,因為它可以通過腦血屏障直接保護大腦,預防中風。另外,如果妳有高血壓,牛磺酸也是壹種天然氨基酸,相當於天然降壓藥,安全有效。
張克:個人認為,從臨床角度來看,節假日期間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生活節奏改變後,人體血管的調節會有壹些變化。
然後就是感情問題。逢年過節大家都很開心,有時候也會興奮,也會引起心腦血管血壓的變化。
還有壹個,和飲食結構有關系。比如喝酒,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高血壓的人,我覺得大量喝白酒是非常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還會導致血壓異常。
另壹個原因是接待太多,休息太少。休息不好也會導致血壓變化。
在節假日期間,許多人容易感冒,因為他們在室內呆的時間太長,或者外出時穿的衣服不多。感冒後,也是影響血壓的因素。因為冷空氣的刺激會使身體的肌肉、皮膚、血管收縮,所以他的血壓也會發生變化。
臨床上遇到壹些來找我治療的中風後患者。分析他們的病史,有壹些共同的特點:壹是當時過度勞累。第二,血壓總是不穩定。三是因為情緒激動,比如特別生氣。再感冒就感冒了。如果這些因素同時作用於壹個人,這個人有高血壓病史,或者動脈硬化、血管出血的可能性,或者腦梗塞的可能性會比正常人高很多。
假期的時候,剛好這些因素基本都有。壹個是生活節奏變了,血管的調節不像平時那麽協調;第二,歡迎過度娛樂,這會讓妳身心疲憊;第三,休息少。在假期裏,時間的概念消失了,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地玩,這對健康有不好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因。當然,梅西博士的飲食也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註意到這些,應該會對身體疾病起到預防作用。
總結:春節綜合癥會嚴重影響過年的狀態。因此,我們應該采取預防措施。為了新年快樂,我們應該多做上面推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