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看不見的悲傷?目前,臺灣省有70多萬人患有老年抑郁癥。壹般來說,社會認為,當壹個人從生活中的主要責任中解脫出來時,在高齡時保持健康和快樂是很自然的。但是,從這個數字來看,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需要苦心鉆研。
預防老年抑郁癥,護身、護心、護腦同等重要,音樂可以更多輔助。
1.音樂健身操:運動使身體舒適愉快。隨著年齡的增長,妳難免會失去做戶外運動的動力。建議妳約上三五好友,這不僅是督促對方運動的好方法,也是提高自己運動意願的好方法。
無論是爬山、徒步、跳舞,伴隨著充滿活力的音樂,如專輯《星際飛行》中的歌曲《飛翔》、《美麗》、《愛的心跳》,靈魂歌手Yantara Jiro從探索聲音的角度,發自內心地自由歌唱,讓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天地的和諧,挺直腰板,擴胸深呼吸,為身體註入活力。(推薦閱讀:先聽音樂,保持健康)
(來源:shutterstock)
2.音樂放松心情:除了健康問題,老年人的抑郁癥是多年積累下來的,無形中危害健康。
情緒是無形的,容易被忽略。大部分負面情緒都是從孤獨感開始的,長期影響睡眠,壹整天都很難感到舒服。
盡量和音樂做朋友,聽聽或者唱唱自己喜歡的歌,以此來滿足自己的心情,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無法形容的心情。
還記得ABBA,《思想歌》,《壹把小傘》,《流浪天涯》,老鷹合唱團等陪伴青春的歌曲,有助於喚起過去那個美好快樂的自己。或者邀請朋友組成音樂讀書會,通過分享自己的音樂,聽別人的音樂,建立心靈的交流。如果妳表達了妳的感受,妳就不容易患抑郁癥。
(來源:shutterstock)
3.音樂保護大腦:近年來,科學家不斷發表研究表明,音樂有助於激活大腦,提醒人們音樂是保護大腦的好選擇。
例如,歌曲包含代表情感的旋律和代表詞的歌詞。當妳唱壹首高亢的歌時,妳的大腦會立刻感到快樂。復雜規律的音樂,比如歌劇、交響樂,是激活大腦的高級選項,音樂元素復雜,大腦激活更全面。
音樂保護大腦不是通過理解音樂,而是通過傾聽。專心聽講需要日復壹日的培養。在最初的嘗試中容易分心是正常的。不要輕易放棄。只要妳願意花時間,每天從集中聽10分鐘,20分鐘,30分鐘,反復聽同壹首音樂,聽完後靜靜的感受大腦,是沒問題的。(推薦閱讀:癡呆癥的音樂療法:只要壹開口,就有積極的力量。)
勤勤懇懇地保養自己的身心,為美好生活的後半段而努力,安享無所失的晚年,正式告別抑郁癥。師兄師姐們,音樂準備好了嗎?
& lt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我們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