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
隨著泉州港商業系統工程海外貿易的發展,德化瓷器遠銷海外,成為“海上絲綢瓷器之路”的重要商品。北宋時期,以碗邦倫窯為代表的德化窯,有了色輪制、成型、接胎的技術。隆堯燒制大量青瓷、青瓷、白瓷,以碗、盤、杯、碟、瓶、罐、壺、盒、洗、花瓶為主,燒制少量黑釉茶碗。裝飾方法以雕、劃、印為主,瓷器表面以蓮瓣、牡丹、雲水、芭蕉葉、花束枝頭,以及竹、菊瓣、葵花紋、麥穗、卷草等裝飾圖案裝飾。這些產品出現在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到南宋時,瓷窯燒制技術發展迅速,燒制的白瓷體積大、胎體薄、釉色潤澤、白度高、透明度強,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宋末元初,德化瓷窯有了很大的改進,出現了壹種“雞籠窯”,介於龍窯和班窯之間,容易控制燃燒的火焰。從宋代開始,舊的還原燒結技術進入了采用氧化燒結新技術的階段。1976發掘的曲都宮宋元窯址,坡度57.1m,* * *有17個窯口,出土生產工具800多件,成品瓷和殘瓷樣品6790件。此窯的發現,特別是大量外銷瓷的發掘,對研究當時的燒制規模、燒制技術、窯爐發展、社會經濟、物質文化發展、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都具有重要意義,也填補了以往德化龍窯的空白。
戴明
德化瓷業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在器物造型、燒制技術、產品質量、生產品種、工藝水平、裝飾藝術等方面的綜合發展水平遠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為代表的瓷雕舉世聞名,被譽為“東方藝術”、“人間瑰寶”。獨具特色的“象牙白”(簡白瓷),被譽為中國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國白”、“國際瓷中明珠”的美譽。特別是道教和佛教人物的瓷雕,造型逼真,風格典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達到了德化窯古代技術成就的頂峰。到了明代,德化窯也有了新的創新。最初全國出現了半倒焰類窯,燃燒量大,節省燃料,燃燒火焰容易控制。這種窯流傳到國外,對國際瓷窯的進步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到了清代,德化釉下彩青花瓷爭奇鬥艷,青花瓷取代了白堅的主力地位。青花花樣繁多,圖案繪畫內容廣泛,有歷史故事、人物仕女、生產活動、社會風俗、動物花卉、山水風景、宗教裝飾等。畫面明亮、清幽淡雅,筆法簡約粗獷,構圖簡約舒展,充滿生活氣息,表現出民窯色彩或清麗淡雅或富貴華麗的網狀,開創了德化窯彩瓷的新時代。它在國外的受歡迎程度不亞於清代新興的五彩瓷日用器皿和陳設品。
晚清以後
隨著封建王朝的衰落和外敵入侵,中國城鄉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德化瓷業衰落。但蘇、徐友宜等少數民間藝人在艱難時世中堅持制瓷,繼承傳統,開拓創新,其作品仍得到高度評價。1915年,蘇首次塑造瓷梅花,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壹等獎。後來,徐友宜的《木蘭從軍》、《關公》、《觀音》等瓷雕作品分別在英國、日本、南京舉辦的國際和國內博覽會上獲得金獎。1930年,徐友宜的瓷雕《五百羅漢》為仙遊龍脊寺特別打造,造型各異,動作傳神,也是中國瓷壇第壹寶。
新中國成立後
德化瓷業獲得了新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該縣的瓷業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1999全縣有陶瓷企業1100余家,從業人員8萬余人,初步形成了傳統瓷雕、西部工業瓷、日用瓷三大陶瓷產品體系。壹批著名的陶瓷企業也應運而生,如眉佳集團,觀復集團,順美集團等!這也使得許多大企業在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設立分支機構。1993期間,李鵬董事長題寫了“德化名瓷,中國之珠”的題詞,高度概括了德化陶瓷在中國的影響和地位。1996年3月,德化縣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發展研究部等單位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鄉”。改革開放以來,德化人充分發揮山、水、礦、瓷四大優勢,大力實施大關發展戰略,成功走出了壹條山區經濟發展之路。全縣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繼1996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鄉”後,2003年又被命名為“中國民間陶瓷”。現已形成以瓷雕為主,茶具、餐具為主的陶瓷縣。現在德化瓷雕名揚天下,德化茶具產量占全國70%左右,對中國茶文化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中國福建省委革命舊址
福建省委革命舊址位於水口鎮昆阪村。1943年,在國民黨頑固派大肆“圍剿”革命根據地的時候,中共福建省委為了隱蔽實力,由閩北轉移到閩中。65438+同年2月,中央福建工委書記林大凡率20多名遊擊隊員來到毛措、庫頁島。1944正月末到2月,省委遊擊隊陸續來櫻。18竹棚和2個操場建在半裏牛寮坑的狗形山上。省委遷到庫頁島後,在德化南安的大溪、永春、巴度建立了幾個據點,把閩北、閩東北、福州、永泰、大田、莆仙和閩中晉南會的根據地聯系起來。這壹時期,半裏村壹度成為全省革命活動的中心。省委在這裏召開省委會議,研究整改文件。省委創辦了刊物《頑強鬥爭》。遊擊隊突襲莆田縣涵江交通銀行繳獲的假幣,也被省委帶到薩哈林,送到閩北、閩東北、福州的地下黨組織。我還在這裏用無線電和中共中央聯系過壹次。並組織毛厝、板裏村的群眾進行抗稅抗稅。省直機關在阪口住了四個月,1944年6月,分三批遷到仙遊東湖。
岐山唐革命舊址
旗山堂革命舊址位於水口鎮毛厝村。1941冬至日1949年,閩中地下黨在毛厝展開革命鬥爭,旗山堂是毛厝地區的革命據點之壹。1945年5月至65438+年2月,中央福建特委和中央司令部領導率遊擊隊在此駐紮,並於同年7月1日在旗山堂舉行群眾大會紀念建黨24周年,9月在此舉行群眾大會慶祝抗日戰爭勝利。1949年3月,中國* * *賢德工作委員會在旗山堂成立指揮中心,開展“持槍籌款,武裝部隊”活動。後來,由於革命工作的需要,成立了永德縣人民遊擊隊,永德縣人民遊擊隊總司令部的領導人。永德縣邊區遊擊鬥爭期間,在旗山堂設立了指揮機構。自然保護區是福建省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基因庫、水源涵養區、生態安全屏障和珍稀野生動植物。
生物安全島是我國單位面積生物多樣性豐富的保護區之壹。1985成立,總面積13472.4公頃,森林覆蓋率93.4%。它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自然保護區之壹。保護區內有珍稀、瀕危或特有植物種類***115,國家壹級保護野生植物有油松、南方紅豆杉、銀杏,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7,省級保護植物27種。國家壹級野生保護動物有雲豹、黃腹雉、蟒蛇三種。白腹山鷹、虎紋蛙、白鷴等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36種。2004年通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估委員會評估,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是東南沿海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重點保護中國大陸最南端、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黃山松林、重要昆蟲、蘭花植物資源等瀕危動植物物種。國寶級的雲龍谷景區農業創意園,原本是壹片不毛之地。經過壹年多規劃設計的不斷完善,現已打造成集農業觀光、科普宣傳、花卉苗木培育基地為壹體的農業創意園。雲龍谷農業創意園占地50畝,藥材種植區種植薰衣草、紫蘇、迷叠香、薄荷等13種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