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肩周炎的早期癥狀及鍛煉方法

?肩周炎的早期癥狀及鍛煉方法

健康導讀:在骨科,肩周炎在生活中非常常見,通常表現為肩背部疼痛不適。嚴重者甚至坐立不安。出現的時候對肩膀的傷害也是巨大的。那麽,肩周炎的具體癥狀有哪些呢?應該如何應對?

肩周炎的早期癥狀。

1,肩膀疼。

壹開始肩部是陣發性疼痛,大部分是慢性發作。後來疼痛逐漸加重或突然疼痛,或呈刀割樣疼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疲勞後,疼痛往往會加重。

肩痛2、怕冷。

肩膀怕冷,很多患者常年用棉墊包裹肩膀。即使是夏天,他們也不敢吹肩膀。

3.x射線和實驗室檢查。

常規胸片多為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後期可見骨質疏松,但無骨質破壞,肩峰下可見鈣化陰影。實驗室測試是多麽正常。老年人或病程長者在X線平片上可見到肩部骨質疏松或岡上肌腱和肩峰降囊鈣化征。

4、溫柔。

大部分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以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長頭的肌腱溝。肩峰降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

5、肌肉痙攣和萎縮。

肩部周圍的肌肉,如三角肌、岡上肌等,早期可出現痙攣,後期可出現廢用性肌萎縮,肩峰突出,擡起不便,背屈不利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減輕。三角肌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後上方肌腱、長短頭肌腱、三角肌前後緣均可有明顯壓痛。

肌肉痙攣和肩周炎的慢性期。

肩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但肩關節攣縮僵硬逐漸加重並凍結。肩周炎患者肩關節各方向的活動度比正常人降低50%-20%。嚴重者肩肱關節活動完全消失,僅肩肱關節和胸壁關節活動。梳頭、穿衣、舉臂、倒系腰帶都很難。老年人肩周炎可有輕度肌肉萎縮,多見於三角肌和肩胛帶肌。壓痛為輕微或無壓痛,持續時間較長,壹般為2-3個月。

肩周炎恢復期。

肩周炎癥狀基本消失,個別肩周炎患者可有輕微疼痛。肩關節慢慢放松,關節活動度逐漸增加。首先恢復外旋活動,接著是外展和內旋活動。肩周炎恢復期的癥狀與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時間有關。凍結期越長,肩周炎患者的恢復期越慢。

1,手指爬墻。

患者觸摸面前的墻壁,由低到高,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慢慢向上爬,爬到自己能忍受的高度,做壹個標記,爭取下次爬得更高。每天訓練2-3次,每次15-20分鐘,越爬越高,對肩周炎的恢復很有幫助。爬墻時註意不要側彎。

2.舉起重物。

向前彎曲,兩腿分開站立,將桌子的壹端放在未受影響的壹側,彎曲約90度,使肩關節周圍的肌腱放松,然後做內外、前後、繞臂擺動的練習,幅度可逐漸加大,直至手指腫脹或麻木。然後挺直腰稍作休息放松,再用啞鈴、沙袋等重物(1 ~ 2kg)懸吊擺動,前後、內外、左右擺動,時間相同(30 ~ 50次),以免造成疼痛。也可以俯臥位進行,即把患肩吊在床外,然後做放松擺動或提重物擺動。

註意:運動應在無痛範圍內,因為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肉痙攣,從而影響功能恢復。每次活動都以不引起疼痛加重為宜。反之,提示有過度活動或新的損傷,應隨時調整量。

3.在墻上畫壹個圓。

患者面向墻壁,伸直手臂,象征性地在墻上畫壹個圈。經常重復這個動作,對肩周炎的恢復會有很大的幫助。

4.拉毛巾。

拿壹條長毛巾,每只手拉壹端,放在背後,壹只手放在上面,另壹只手放在下面,像洗澡壹樣拉。剛開始活動時,患者可能會受到壹些限制,但不用擔心,動作逐漸由小變大,感覺越來越好。每天做幾次,肩周炎的情況會逐漸好轉。

拉毛巾5,堅持推。

找壹根50厘米左右的棍子,雙手水平舉起棍子,用好的手向外推患側,每天推幾厘米就行,反復堅持,直到患側可以做外展。

6.張開妳的雙臂。

肩周炎患者自然垂下上肢,伸直手臂,手掌慢慢向下外展,用力向上擡起,最大限度停止,然後回到原位,重復。

7.轉動肩膀。

肩周炎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後,由小到大轉圈,反復數次。

轉肩8,仰泳。

兩臂像仰泳壹樣交替向後劃(為了保持平衡,可以向後走),每天1-2次。剛開始可能會覺得肩膀疼,可以把每次鍛煉的時間控制在5-,然後逐漸加大。

看完以上8種,趕緊選壹個適合自己的吧。起來吧,我相信最晚也是永遠。妳壹定可以壹步壹步的,甚至徹底的治好煩人的肩周炎,給妳壹個健康有活力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