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和品質
飲食正常,睡眠良好,排便通暢,性格開朗,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是典型的平和體質。它的養生原則是協調陰陽,暢通氣血,促進新陳代謝。飲食上沒有品種上的禁忌。多吃五谷雜糧,蔬菜水果,少吃油膩辛辣的東西。在運動中,壹般選擇溫和的運動方式,運動強度不要太大。老年人要適當散步,打太極拳。
2.痰濕
這類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心胸寬廣,胖胖的。這類人大多腰腹飽滿,其余四肢沈重乏力,應以疏肝理氣為主。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宜吃能健胃、行氣、活血的東西,如陳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平時多做戶外活動,衣服要透氣防潮,容易散壹些濕氣,經常曬太陽或日光浴。
3.陽虛
陽虛體質是壹種火力不足,怕冷的體質。這種體質的人,肌肉柔軟,喜溫怕冷,安靜內向,或者整天悶悶不樂。往往表現為:月經推遲、不孕、水腫等。陽虛的人夏天不要在室外睡覺,也不要直接吹電風扇和空調。他們應該做舒緩溫和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和八段錦,夏天多曬太陽。多吃溫性食物,如荔枝、桂圓、羊肉等。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
4.氣虛
說話沈悶,多汗,氣短,疲乏無力,這是氣虛體質。氣虛者以補脾肺為主,但也要註意避風避邪。飲食宜溫和溫熱,如山藥、桂圓、蓮子等。以溫和運動為主,散步,打太極拳等。,而且不適合大負荷的體育鍛煉和出汗運動。
5.陰虛
陰虛體質的人體質偏瘦,急躁,性格外向好動,耐冬夏,不耐暑、熱、燥。常表現為:心煩易怒、口幹咽燥、渴冷飲、手腳發熱。或心悸、健忘、失眠多夢;或者腰酸背痛,頭暈耳鳴。陰虛體質的人夏天要避暑,保持室內安靜,生活規律,遇事冷靜,少參加比拼勝負的娛樂活動,不要熬夜,不要劇烈運動,要做動靜結合的運動,如打太極拳、練八段錦等。飲食上,不宜吃溫、燥、辣、香的食物。宜吃濕潤的東西,如葡萄、梨、苦瓜、黃瓜等。
6.濕熱
這類人大多皮膚偏黃,感覺“渾濁”卻不清爽。護理應以健脾祛濕、疏肝利膽為主。飲食宜吃清淡除濕的東西,如冬瓜、苦瓜、綠豆、薏米、海帶等;少吃辛辣食物,戒煙戒酒。不要熬夜太累。在夏季高溫高濕的季節,減少戶外活動。適合高強度、大運動量的運動,如中長跑、遊泳、爬山、各種球類運動、武術等。
7.陽熱質
這種人身體強壯,紅潤,聲音洪亮。護理應以生津養陰為主。飲食上要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黃瓜、苦瓜、西瓜、梨、蘋果、冰糖等。
8、醫療保健的重要性
保持健康是動詞還是名詞。原指道教通過各種方法來維持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的壹種醫療活動。養,即調養、保養、進補的意思;生命意味著生活、生存和成長。現代意義上的“養生”是指按照人類生命過程的規律,對物質和精神進行積極的身心維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規律,通過適度的運動,加上外在的護理等手段,使身體機能和外在的皮膚得以調理,恢復其應有的功能,這是養生的第壹層次;
修養,指的是開闊眼界,了解心思,廣見聞。通過自身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提升,得到壹種身心的休息和修養,從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滋補是指遵循天地四時的規律,對全身進行滋養和調理,從而達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養生本質上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延續。
養生是壹門綜合性的科學,涉及很多學科,包括中醫、康復、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