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有利於養生的夏季熱飲

有利於養生的夏季熱飲

有利於養生的夏季熱飲

夏天適合湯和湯的飲食

壹年四季都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冷的變化,春、夏、秋、冬藏萬物都有變化,人體氣血的運行也會隨之調整。三月的夏天以暑熱為主。此時氣候炎熱,陽氣蒸騰浮動,人體也要順應陽氣浮動的趨勢。陽浮於外,陰藏於內,脾胃喜溫惡寒。如果脾胃虛弱,消化能力也會減弱。這個時候飲食是最難調整的。因為貪而傷陽,燥熱則傷陰,而寒、黏、膩之物易傷脾胃。所以古人認為飲食要溫軟,以湯為宜。

夏季陽氣泄出,人體機能也要跟上陽氣泄出的節奏。氣血活動趨向於向外,人的陽氣也是向外飄的,痰(汗孔)容易開,容易出汗,所以夏天要多汗,出汗就會拉稀。古代醫生認為,人們會出汗是因為他們吃了水谷。水谷可以滋養和幫助出汗,就像感冒吃藥後喝熱水出汗壹樣。所以,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出汗不暢,可以喝熱飲,熱飲的溫熱有助於出汗。

據專家介紹,廣東人和韓國人在夏天做湯最有名。夏季暑熱易耗氣傷陰,嶺南地區土地濕熱,久則難免熱毒濕氣侵入體內。所以廣東人煲湯是為了清熱解暑,瀉火解毒,益氣生津。北方的氣候寒冷、幹燥、少雨。人多食面粉、牛奶,壹般體質強健,脾胃功能旺盛。相比之下,南方氣候溫暖、濕潤、多雨,人們多食米、魚、蝦,所以體質普遍較弱,脾胃的受納、運化、衛道功能相對較弱。所以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熱衷於易消化的湯類飲食,而且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散漫,汗容易排幹。喝熱飲解暑的效果非常顯著。

同樣,韓國人通常需要在壹年的初、中、末三天服用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參雞湯,裏面有新鮮的高麗參、糯米、紅棗、大蒜、生姜、栗子。他們認為人參雞湯營養豐富,熱量高,有助於恢復炎熱天氣消耗的體力。所以古人有“春夏養陽”的原則,即對於“能夏而不冬”的陽虛陰盛患者,夏季用溫熱之品預養其陽,使其冬不生病。相對於鮮高麗參、糯米、紅棗、大蒜、生姜、栗子等溫補之品,陽虛者適合參雞湯,但並非人人有益。

夏季養生適合熱飲。

專家指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養生之道,要求人們掌握自然的變化規律,並根據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及時加以照顧。夏天陽光強烈,所以自然界萬物蓬勃發展。夏天,太陽的精氣在自然界是豐富的,所以人體的太陽精氣會適當的外泄。所以《黃帝內經》在四季養生原理中提到“氣必泄”,出汗了就得出汗。如果妳違反了這個規律,當陽氣旺盛而不旺盛的時候,妳就會“難過”,因為心連著夏。而且,如果陽熱之氣不能外散,而郁結於內,秋涼之氣則束縛於外,就容易出現寒熱交換的疾病。也就是說,夏天人的陽氣都是飄在外面的,所以夏天要散在外面,正常出汗。現在夏天,大家都在用空調,室內溫度比室外低。因為人體的自我保護功能,只要壹進入空調房,就會關閉,防止寒氣過多侵入體內。如果從空調房走到外面,外面很熱,廁所又會開。這樣就影響了穴位的開合功能,從而擾亂了人體的陰陽之氣。所以在有空調的房子裏,要適當喝點熱飲,註意出汗時不要吹空調風降溫。

專家補充道,夏季大自然陽氣充沛,人體氣血趨於表裏。當陽浮於外,陰陽平衡時,陰藏於內。而且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沈溺於豐富厚重的產品,而不喜歡清淡通透的東西,所以脾陽反復受傷,濕邪最容易發作。而夏季濕氣彌漫,冷飲多,瓜果生吃,時時刻刻都是涼的東西,夜夜貪食有礙脾的酒肉,使身體的五臟六腑形成寒濕“格局”。因此,人們在夏季需要服用壹些辛辣芳香的產品,如姜湯。

北湯兩款

根據北方人的體質特點和夏季的氣候特點,此時飲食宜甘、寒、淡,少食油膩、辛辣、燥熱助陽上火、燥濕生熱之品。鴨肉、魚肉、豬肉、黃豆、玉米、豌豆或綠豆、紅小豆、薏米、西瓜、黃瓜、冬瓜、絲瓜、蘿蔔、番茄、海苔、海帶都可以吃,健脾。適量喝湯不僅可以養生,還有助於解暑。專家給北方朋友推薦以下兩種湯:

荷葉冬瓜老鴨湯

1鮮荷葉(切絲)、冬瓜750克、老鴨250克、鹽適量。(1)冬瓜去皮,洗凈,切塊;新鮮荷葉洗凈晾幹;老鴨洗凈,切成大塊。②將冬瓜、鮮荷葉、老鴨放入砂鍋中,註入適量清水燒開,改中小火煲約1小時。③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能清熱解暑,祛濕益胃,生津止渴。

薏米冬瓜湯

薏米60g,冬瓜300g,鮮荷葉1片(切絲),粳米60g。冬瓜洗凈,去皮去瓤,切成小塊,榨汁;將薏苡仁、鮮荷葉、粳米、冬瓜汁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在武火上,用文火煮,煮2小時。能清熱解暑,利濕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