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意味著天氣極其寒冷。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沒有小寒節氣冷;但是對於南方大部分地區來說,大寒節氣是最冷的。
此時自然界中的陰逐漸消退,陽正在萌芽,人體臟腑還處於寒冷狀態。所以,養生不僅要養陽,更要養陰。
第壹,保護頭和腳不受寒和陽的侵害
大寒節氣,寒冷易損傷人體陽氣,誘發腦血栓、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關節疼痛、感冒等。
“頭為太陽之會,寒氣始於足。”讓這兩個部位保持溫暖,身體才能真正暖和起來,保護健康。戴帽子、圍圍巾、穿棉鞋、泡腳都能起到很好的養陽作用。
壹般嚴寒的節氣以晴為主。這個時候也可以利用陽光來保養身體。
首先,日光浴能給人溫暖,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使人心情愉快,消除不良情緒。其次,日光浴能增強鈣、磷的吸收,有效預防老年人骨質疏松。再者,日光浴也有利於壹些慢性病的恢復。
冬天最好在11-3之間日光浴,每天日光浴30分鐘,60分鐘。
第二,合理飲食,補水養陰
冬季至日以來,降水減少,天地之間的水汽減少,人體內的陰道液也容易不足,室內的取暖設施會加劇這種幹燥。所以要註意及時補水。
對於壹般人群,要盡可能增加飲水量,至少保證睡前和起床後能喝壹杯溫水。
有條件的可以常喝梨水滋陰生津,潤燥止咳,預防口幹咽燥。也可以煮蘿蔔水喝,有理氣健脾、清熱利尿、促進消化的作用。
也可以吃些軟潤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魚、芝麻、蜂蜜、百合等。忌燥熱食物,如辣椒、胡椒、茴香等。另外,多吃白菜、蓮藕、蘑菇等滋陰的食物。
受寒燥影響,非常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容易造成痰液粘稠或形成幹痂,難以排出。
第三,適當的煎熬和瀉火
在嚴寒季節,仍應以“溫陽聚精,養精蓄銳”為主,在藥補和食療上應以溫陽散寒、補虛益血、養精益氣為主。
可根據情況選擇當歸生姜羊肉湯、紅燒驢肉、花生紅棗烤豬腳、豬肝粥、羊腰粥,以及益智仁、山藥、肉蓯蓉、巴戟天、黃精、熟地、制首烏等藥食同源的食物。,以補腎陽,暖脾胃,益精血。
但是在寒冷的季節,不能大補,尤其是陽氣太重,容易便秘上火的人。飲食應該轉向清淡。可適當“苦”止瀉,如苦菊、苦瓜、芹菜、生菜等。
由於大寒與立春相似,飲食中可適當添加壹些升散性食物,以促進陽氣的上升。如香菜、蔥、紫蘇葉、姜、蒜、蔥等。
“感冒剛過壹年。”在此,祝每壹位讀者在新的壹年裏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