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酷暑是7月22日,是最熱的立夏。7月16日,剛入三伏頭。即使立秋,也有秋老虎。
三伏天要40天,至少要到8月底。
每年公歷7月22日或7月23日,太陽運行到黃經120度時,為酷暑,也就是說這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最熱的時期。
在高壓的控制下,下沈過程中下降氣流中的溫度升高,使天空晴朗,局部多雲,太陽輻射強烈。
7月底到8月初,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活躍期,經常占據我國東部地區。高壓的維持意味著高溫天氣的持續。
酷暑過後30到60天,天氣會逐漸降溫。
酷暑過後,15天開始進入立秋節氣,30天開始進入酷暑節氣。盛夏節氣過後,我們將徹底告別夏天。這個時候氣溫會轉冷,然後氣候會逐漸由冷轉冷,過壹會兒就入冬了。
2020年還會有高溫嗎?
夏季節氣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就在“三伏天”的“中伏”前後。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夏天三伏天喝涼茶(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壹種茶。這種用中草藥熬制的茶,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香、曬姜等習俗。
夏天熱意味著熱。說明是壹年中最熱的節氣。
壹般來說,大夏節氣是盆地壹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降雨量最豐富、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是盆地東部35℃以上高溫最頻繁的時期。
夏季節氣在“三伏”,是我國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幹旱少雨,很多地區氣溫都在35度以上,所以所謂的“三竈”也是最旺的。
夏天如何預防中暑?
少吃多餐:壹餐吃的東西越多,妳的身體為了消化這些食物產生的代謝熱量就越多。特別註意少吃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產生的代謝熱量更多;吃辛辣食物:醫生認為,雖然在大熱天吃這些東西很難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改善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有助於降低體溫;溫水淋浴:最好用略低於體溫的溫水淋浴或沐浴,尤其是睡前。
夏季高溫禁吃什麽?
不要吃變質和不潔的食物。冷飲不要過量,也不要過量食用冰鎮食品、冷凍飲品、冰淇淋等。忌食味濃、甜膩、潤澤、有幫助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油脂、腥魚等。不吃濕熱助火的酸辛辣之品,以及煎熏之物,如生蔥、生蒜、姜、芥菜、花椒、胡椒、茴香、肉桂、韭菜等。避免吃生的海鮮或死的動物食品。
大叔清涼飲料
山楂湯。將100g山楂片和50g酸梅用3.5kg水煮沸,再與100g白菊花煮沸後取出,再加入適量的糖,冷卻後飲用。
冰鎮西瓜露。將西瓜去皮,去籽,將果肉切成丁,將果汁倒入盆中冷藏。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沸,撇去浮沫,放入冰箱冷藏。吃的時候把西瓜丁倒入冰糖水中。
綠豆酸梅湯。將150g綠豆和100g酸梅放入水中煮沸,加入適量的糖,冷卻後即可飲用。
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糖,沸水沖泡,冷卻後飲用。
椰奶銀耳湯。將30g銀耳洗凈,用溫水煮開,去掉硬皮,與125g椰子汁、冰糖、水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