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苗有主根,高壓苗無主根,側根密集連接形成根盤,須根網狀,有菌根,根系全年無自然休眠期,吸收養分的能力和範圍大。根系在年生長周期中有三個生長高峰,其生長與土層深度、地下水位、溫度和土壤肥力密切相關。
荔枝根系的生長發育需要高溫高濕。適用於山地紅壤、黃壤土、平坦砂壤土、沖積土甚至粘土。然而,pH5~6的酸性砂壤土以土層深厚、沖積物和有機質豐富、土質疏松、排灌性能好和保肥性能好,並能促進菌根繁殖為佳。
2.新梢的營養生長特性
荔枝通過長出新芽來代替結果枝。新芽壹年要發芽很多次。壹般幼樹壹年發芽3~5次,10~20年生果樹壹年發芽2~3次,幾十年生樹壹年只發芽1~2次。同壹樹齡的早萌和晚萌、次數和長短與樹體的營養狀況有關。營養充足的健壯樹出筍早,次數多,時間長。
3.葉片的營養生長特性
葉為羽狀復葉,2~4對小葉互生或對生。葉片壽命為1~2年,老葉在新梢萌發期陸續脫落。新葉和老葉的更替,讓荔枝消耗了更多的營養。
4.果實生長發育特性
荔枝是壹種圓錐花序。在果實發育過程中,落果可能發生在各個階段。落果在幼果期最為嚴重,也稱生理落果。據鐘陽偉(1983)觀察,糯米糊營養狀況較差,果實發育第壹階段末期落果率高達90%。進入種子發育階段,營養缺乏會導致第二階段胚死亡、落果;據有關調查資料,幼果期營養不良,胚胎中期死亡率為54%~76%。32P示蹤試驗表明落果與缺磷有關。磷不足時,白天溫度過高,失水過快,即使授粉受精正常的幼果也會落果;在果實發育的後期,營養物質在果實中轉移和積累。如果中期養分不足,果實會在第三階段落果,然後才摘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保證現階段充足的營養供應是獲得荔枝高產優質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