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和處理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和處理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和處理

摘要: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分析了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和機理,並根據裂縫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壹套減少裂縫的有效措施,具有壹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混凝土裂縫原因及措施

大體積混凝土的主要特點是大斷面施工,施工體積厚。由此產生的問題是,水泥水化釋放的熱量使混凝土內部溫度逐漸升高,產生的熱量不易導出,導致內外溫差較大。另外,混凝土早期抗拉強度低,彈性模量小,導致混凝土開裂,影響工程質量。首先,混凝土表面裂縫的存在會影響構件的美觀;其次,表面裂縫對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有壹定的影響。由於裂縫直接嵌入結構中,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會減小,為鋼筋腐蝕留下隱患。此外,施工過程中裂縫的二次處理耗費人力物力。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問題在工程中受到了較多的關註,混凝土裂縫很難避免,使得裂縫的防治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這種問題發生在我參與的北京制版廠住宅樓和商務樓項目中。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監測、分析、研究和試驗,我終於對裂縫產生的原因有了壹定的了解,並對避免裂縫的方法和措施做了壹些研究和總結,特此提出,與同仁們共同探討。

1項目概況

北京制版廠住宅樓和業務樓為住宅和商業辦公樓,結構形式為高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本工程基礎為筏板基礎,中間的沈降縫將住宅樓和商務樓分成兩個獨立的部分。住宅樓筏板,基礎底標高-8.5m,筏板厚度1m,筏板長44.7m,寬28.45m。1m厚板混凝土量15438+08438+0m3。商務樓筏板底部標高為-5.3m,筏板厚度為2m,筏板長度為26.05m,寬度為25.85m,混凝土體積約為1200m3。混凝土為C30。住宅樓與商務樓筏板底標高相差3.2m。按照先深後淺的順序,先施工0.00以下的住宅樓基礎混凝土,再施工商務樓筏板混凝土。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選擇見表1。

表1混凝土配合比

強度等級、水灰比、砂率(%)、單位面積原材料消耗量(kg/m3)、水化熱(KJ)

水泥、砂和粉煤灰UEA BD-1 115238

c30p 8 0.45 40 330 673 1030 132 205 36 9.8

該項目始於2002年4月。在住宅樓和商務樓筏板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出現了三次嚴重的混凝土裂縫。分別是住宅建築③軸和④軸之間,商業建築②軸和④軸之間的施工階段。

2原因分析

根據幾處裂縫的位置、施工操作方法、施工環境、所用材料以及相應改進措施的實施效果,現場組織了多次專題會議,分析研究裂縫產生的原因。原因分析包括:

2.1表面裂縫原因分析

混凝土的體積隨著溫度的升高(或降低)而膨脹(或收縮)的現象稱為溫度變形。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結構截面大,水泥用量大。澆築後,水泥釋放大量水化熱,混凝土溫度上升。由於混凝土導熱性能差,體積過大,相對散熱量較小,因此,混凝土內部水化熱不積累,而外部散熱較快,內部溫升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1]。當溫度梯度足夠大,表面拉應力σ(t)超過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

2.2貫穿裂紋的原因分析

隨著水泥水化反應的結束和混凝土不斷散熱,大體積混凝土由加熱階段過渡到冷卻階段。隨著溫度的降低,體積縮小。由於混凝土內部熱量通過表面向外輻射,冷卻階段混凝土溫度場分布仍處於中心溫度高、表面溫度低的狀態,因此混凝土中心部分與表面部分的冷卻程度不同,在混凝土內部產生較大的內部約束,同時基礎和邊界條件也對收縮混凝土產生較大的外部約束。內外約束使收縮混凝土產生拉應力。隨著齡期的增加,大體積混凝土強度增加,彈性模量增加,徐變效應減小。因此,冷卻收縮產生的拉應力較大,不僅抵消了加熱產生的壓應力,還在混凝土中形成了較高的拉應力,從而造成了大體積混凝土的貫通裂縫[2]。

結合以往的經驗,通過各種情況的對比和試驗分析,最終認為產生裂縫的原因很多,除了荷載、溫度、收縮、不均勻沈降等原因外,還有以下原因:

1,原材料質量差:砂石含泥量太大,砂的細度模數太小。

2.配合比不當:坍落度和單邊水泥控制不當。

3.施工方法不當:負彎矩鋼筋被踩踏。固化時間短,二次受光時間不當,模板支撐剛度不足。

4.人員因素:操作人員質量意識差,技術素質低,技術交底不詳。

5.環境因素:混凝土澆築時間控制不當,如日曬、不均勻沈降等。

3機理分析

3.1大體積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3.1.1水泥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采用低熱水泥,水泥的水化熱是其礦物組成和細度的函數。降低水泥的水化熱,主要是選擇合適的礦物組成和調整水泥粉的細度。因此,本工程選用劉立河水泥廠生產的P042.5水泥,其4天水化熱為314KJ/Kg。

3.1.2合計

應選用級配良好的骨料,粗骨料粒徑為5 ~ 40 mm,細骨料為中粗砂,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不超過3%和1%。

3.1.3活性混合材料

在本工程中,加入壹定量的粉煤灰活性物質,以“分解”水化熱,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摻加粉煤灰可以在不改變設計強度的情況下,延長混凝土的凝結時間,避免施工縫的出現。摻入粉煤灰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徐變、收縮和熱膨脹系數,改善抗泌水和離析性能,顯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能。

3.1.4外加劑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外加劑不同於普通混凝土,應具有以下特點:1)緩凝作用:外加劑的緩凝作用可以減緩水泥水化放熱速率,有利於散熱,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升。2)高效減水:高效減水可以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拌和用水量,在水灰比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即降低水化熱的內因。本工程使用的減水劑BD-1具有減水緩凝雙重作用,延長混凝土凝結時間,保證混凝土整體澆築,延長混凝土內部散熱過程,避免溫度裂縫。

3.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為:施工準備-澆築工藝-振搗-泌水處理-表面處理等。主要步驟是澆築和振搗,所以混凝土入模溫度要盡量降低。如果用地下冷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砂石料場將設置防曬棚。其次,大體積混凝土基礎的整體性要求高,要求混凝土壹次連續澆築。施工工藝應分層澆築,分層搗實,控制澆築層的厚度和進度。根據整體要求、結構尺寸、鋼筋密度、混凝土供應等具體情況,混凝土澆築采用平面與斜面相結合的分層方法,住宅樓分為三層,商務樓分為五層,斜面分層厚度為300-450 mm,使用插入式振搗棒時,垂直斜向操作時,快插慢拔,避免分層或形成空腔,上下抽動,使振搗均勻。分層灌註時,振搗上層應插入下層約5cm。在每壹點振動20-30秒,直到混凝土表面不再明顯下沈,不再出現氣泡,並且砂漿發光。20-30分鐘後,重新振動。每振搗壹段後,應立即鋪開。澆註後10小時內抹平壹次。初凝前兩小時,進行第二次抹灰。最後,應認真進行熱工計算,加強測溫,采取保溫養護,減小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溫度測點的布置如圖1所示:

圖1溫度測點布置圖

每組測溫點設置三個測溫孔,呈三角形排列,分別測量底板底部、中部和表面的溫度,測溫孔間距為600。

測溫點布置在底板邊緣和中間,避開墻壁和反梁,***10。

溫度計孔由ф20 ~ 25薄壁鋼管埋設而成。預埋前,將鋼管按所需長度切割,下端與鋼筋頭焊接,上端用塑料布裹緊。預埋時,上端應預留10cm。

加強混凝土的養護也很重要。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應邊澆築邊覆蓋,保溫養護5 ~ 7天後進行澆水養護。由於新澆大體積混凝土處於加熱階段,如果澆水或浸水,混凝土外部突然冷卻,導致內外溫差過大,容易產生嚴重裂縫,應避免過早澆水。

4控制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具體措施

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大體積混凝土不僅要滿足普通混凝土的強度、整體性和耐久性要求,還要考慮如何控制溫度變形裂縫的發生和發展。大體積混凝土應盡量降低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和內外溫差,這涉及到結構的平面尺寸、結構厚度、約束條件、鋼筋布置、混凝土材料、施工工藝和養護條件等。

控制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技術措施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1降低水泥的水化熱

選擇低水化熱或中等水化熱的水泥配制混凝土;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後期強度,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采用粉煤灰混凝土,強度等級齡期定為60天,並加入相應的減水劑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達到水泥用量少,水化熱低的目的。

4.2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

盡量避開炎熱天氣澆築混凝土;用低溫水攪拌;預冷卻集料或覆蓋集料以防止太陽加熱;加入緩凝減水劑;測量並記錄混凝土入模溫度。

4.3加強施工中的溫度控制。

住宅樓地面1.0m厚,1層塑料布,兩層阻燃草袋,蓄水保溫保濕。根據當時的氣候條件、混凝土使用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劑和摻合料、混凝土厚度、保溫材料、大體積混凝土的熱工計算,確保混凝土表面與內部的溫差超過25?0?2C;商務樓地面厚2.0m。由於高溫,地板加厚了。通過熱力計算,用塑料布和草簾蓄水保溫保濕。根據需要布置測溫孔。根據測得的溫度調整養護材料和養護覆蓋時間。如果大氣溫度下降或者保溫不到位,內外溫差接近甚至超過25?0?2C、應加強覆蓋保溫;蓄水和保溫養護時間不得少於10天,以促進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

4.4為防止溫度裂縫的發展,住宅樓板混凝土邊緣應加設抗裂鋼筋,φ 10 @ 360,雙向。

5結論

通過分析裂縫產生的原因和機理,采取壹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可以將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減少到合理的範圍內。但是,由於裂縫產生的原因復雜,要完全避免裂縫仍然很困難,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控制和預防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是壹項系統工程,涉及到設計、原材料選擇、施工工藝、養護等諸多不確定因素。任何壹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混凝土開裂。雖然影響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溫度應力。作為工程技術人員,應了解混凝土中的溫度變化規律,合理選擇水泥品種,嚴格控制水泥用量,添加合適的混合材料和外加劑,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施工,實時監控,加強養護。其次,要認真研究混凝土裂縫,區別對待,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處理,在施工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裂縫的發生和發展,確保建築物和構件的安全。妳可以在百度上找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