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牡丹江師範學院西文學院英語(師範)專業

牡丹江師範學院西文學院英語(師範)專業

壹、英語(師範)專業概述

1995黑龍江省教委批準牡丹江師範學院英語專業為本科,1996正式招生。之前的外語教研室已經從1985培養了10英語專科生。截至目前,英語專業已有十屆畢業生,畢業生人數超過2000人。目前英語專業2932人,教師45人。下設基礎教研室和專業教研室,分別承擔小學英語專業和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學任務。幾年來,我們抓住高校擴招的重大機遇,快速發展,不斷加強教學、科研、學生群體和黨建等方面的建設,形成了“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的良好作風,為學院的發展建設做出了貢獻。多次被授予省市院先進黨組織、黑龍江省學生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二,英語(師範)專業發展成就

本專業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英語語言文學方向,制定了符合專業建設規劃和外語教學規律的教學大綱。在課程設置、教學資源、學生培養目標與規格、教材選用等方面堅持規劃建設目標。本專業的傳統課程,如基礎英語、英語泛讀、英語聽力、口語、英語語法、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語言學、英國文學史及選讀、美國文學史及選讀、英美概況、中英文化習俗比較等,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形成了自己的傳統。2007年,英語教育專業被評為省級重點專業,基礎英語二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009年被評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各專業老師都很努力,爭取在不久的將來拿到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

1,學科建設

今年精心培養了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第壹,英國文學;英語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美國教育研究的優勢是多學科融合,與學科相匹配。學科帶頭人梁忠賢教授、梁忠賢博士不僅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而且加強了學科建設,帶動了壹批優秀的學科團隊,有望在近幾年順利獲得外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

2.教職工

目前這個專業有很好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年齡、學歷、學位、學歷、職稱、專業方向分布合理,發展趨勢良好。從年齡分布來看,專任教師中,中青年教師占全部專任教師的絕大多數,並逐漸成為骨幹力量。從學歷層次看,45名專任教師中有18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根據學術背景的分布,80%的教師獲得了其他機構的學位。從職稱分布看,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3%,中級職稱教師占57%。從專業方向來看,專任教師大多具有語言學或文學碩士學位,部分教師具有相關領域的學位或高級經驗。

我們通過各種渠道探討教育理念,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學習教育理論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

第壹,教師在職培訓。這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即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增長才幹。每年對新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對他們進行科室歷史和規章制度的學習指導和試用培訓,讓年輕教師盡快進入教學狀態。每個青年教師都要承擔壹年的教學秘書、輔導員、班主任工作,提高教學管理能力。為青年教師配備導師,實行“壹對壹”制度,使青年教師的專業素質在老教師的培養下不斷提高。

二是開展“做學生喜歡的老師”活動。這次活動可以改善師生關系,讓青年教師更加關註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健康,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定期組織課堂教學反饋,了解青年教師的教學情況和教學質量,及時給教師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使其盡快提高教學水平。

第三,積極鼓勵教師考取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已經在整個部門樹立起來。教師在完成大量教學任務的同時,努力鉆研業務,提高自身素質。考碩士、碩士已經成為教師中的壹種風氣,教師的碩士、碩士比例不斷提高。

四是營造科研氛圍。外語系制定了詳細的科研獎勵辦法,對不同層次的科研成果給予不同的獎勵。系主任親自指導和帶領教師從事科研,盡量為有科研能力和潛力的教師創造優越的條件,減少課時,給他們從事科研的時間。選派教師外出參加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和相關研討會,開闊思路,增長見識,積極向有關刊物和出版社推薦科研成果。該系利用自籌資金鼓勵教師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文章,同時向學院尋求資金,在科研方面給予教師更多支持。

五是選派骨幹教師參加國內外外語會議或國家級專業培訓。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會議和培訓,他們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每年有65,438+00多名教師被派往國內外大學深造或召開學術會議。其中,梁忠賢教授曾多次訪問澳大利亞。廖春紅教授被派往英國愛丁堡大學和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進行培訓。

六是聘請知名專家學者在本部門授課。為促進教師的知識更新,我們聘請了20多位國內外專家,舉辦了30多場學術報告會。聯合黑龍江大學西方語言學院,每年都有美國專家來我校講學指導。

3.課程建設

2007年,本專業主幹課程基礎英語二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進壹步促進了課程建設和專業發展。主持人是梁忠賢教授博士。

近三年來,為進壹步落實國家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本專業調整了部分課程,突出了主幹課程的地位,保證了基礎課程的滿課時,保證了專業課程的全面開設,重視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教學,旨在幫助學生打牢語言基礎,開闊視野。

關註《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優化課程體系。繼續按照學分制要求認真修訂2005年、2006年、2007年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指導思想是使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相互協調統壹,充分體現英語的最新特點。在課程設置上,充分體現了多課時少課時增加課程容量和知識含量的特點;在模塊設計上,在充分體現專業方向的基礎上,增加選修課,高年級選修課體現多元化的學科群課程。在學科設計上,以英語語言文學為主,強調跨學科,為培養復合型人才服務。在教學內容上,要重視教師,加強學生的教學基本功,重視學生的過程學習,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以課程考試形式進行改革,將部分課程設置為考試樹,減少期末考試科目總數,在基礎課考試中增加口語考試,強化學生口語學習效果。在加強專業建設的同時,根據教育部對高校大學外語改革的要求,我們從2005級開始對大學英語進行改革。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英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進行了改革。教學中堅持分級教學、分類指導、目標管理的原則。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更加鮮明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努力為學生創造壹個體現個性差異、內容豐富的良好自主學習環境。

4.教材建設

課程建設的先導是教材建設,所以我們壹直重視本專業的教材建設。近年來,本專業非常重視教材建設,明確了教材建設的任務、原則、措施和程序。學院建立了科學的教材選用管理辦法,明確了教材選用的基本原則和教材選用與評價的具體程序。在教材選擇上,鼓勵教師使用面向21世紀的教材、“九五”和“十五”國家重點建設教材、國外優秀原版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所選教材內容先進,均為獲獎教材或高校指定教材。必修課教材配置率=100%,選修課教材配置率超過80%。例如,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主編的《當代大學英語》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主編的《綜合教程》被選為基礎英語課程。英語泛讀課程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版教材《大學英語口語創意》和《大學英語創意閱讀》。在《基礎英語》課程中,對教材的使用進行了改革,同時采用兩套教材。壹套是課堂上在老師指導下學習,另壹套是學生課後自學。兩套教材都是考試時考的,體現了講、練、考、測的原則。第三,在選修課中大膽使用高質量的自制教材,如《英美概況》、《英美文學史及作品選讀》、《英美短篇小說欣賞》等。為適應本科擴招後學習來源水平的變化,我們在近五年更新了基礎英語、英語視聽說、英語寫作、英美概況等教材。

5.科研成果

近三年來,本專業教師共發表學術著作1部,教材12部,學術論文208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論文48篇,內容涵蓋教學研究、教學成果和學術研究。本專業不斷加大科研項目投入,教師科研項目意識逐年提高。目前已主持或參與國家級項目1、省級項目17、校級項目18,按期高質量完成任務,受到專家好評。本專業* * *教師獲得省級獎勵2項,學院獎勵11項,其中黑龍江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2006年夏天,我們與黑龍江大學聯合舉辦了東北地區第十二屆英語教學年會。

6.教學的基本條件

我的專業* * *有價值370萬元的教學儀器設備。10套多媒體語言實驗室,773個座位;其中兩套168座的語言實驗室,設備先進,堪稱省內壹流,專門供學生在線學習。2套***160座位的多功能視聽室。

系資料室藏書4197種,7643冊。其中中文專業書籍7203本,英文專業制圖276本,圖書440本。

系資料室有與本學科相關的國內期刊109種,705冊,供學生閱讀。現有外文原版期刊47種,82冊。可以滿足本科生學習、科研、寫論文的需求。

這些學術資料反映了英語語言文學學術研究和教學的前沿信息,可以為英語學科的科研和教學提供咨詢服務,使本專業的教師在教研活動中隨時了解其他大學和其他國家在相關方面的發展動態。所有圖書資料可供本專業師生使用,為師生了解、掌握和使用國內外最新科研信息提供了方便,能夠滿足本專業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為適應現代化網絡建設的需要,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校在綜合樓三、四層建設了1006人同時上網的機房,可用於大學外語網絡教學,大大增加了學生上網獲取信息和獲得更多網絡課程服務的機會。同時,英語教育部門還建立了教師外語視聽資源庫。這個資源庫裏充滿了原創的外語資源,比如英語專業各年級的聽力資料,還有大量英語專業的原創電影。這些資源不僅方便了教師的教學,也為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提供了新鮮的資源。

7.畢業論文與教育實習

本專業畢業論文主要以英語語言、文學、文化為主,論文選題主要涉及語言學、英美文學、比較文學、跨文化交際、教學方法、翻譯等。學生在寫作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選題、提綱寫作和信息查詢。

近三年優秀的畢業論文說明本專業學生具有良好的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綜合實踐能力。論文圍繞的不同主題反映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科研興趣和關註點,以及他們使用英語語言的基本能力。學生們對研究課題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查和分析。論文符合畢業論文寫作規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論證充分。大部分論文語言流暢,運用自如。論文符合本科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質量較高。

實習基地建設情況良好。第壹,市裏所有的中學都是我們的實習基地。目前* * * *共有69個實習基地,可以滿足在校學生的實習需求。我們可以交換需要的物品,邀請優秀的中學老師做壹個中學課程改革的報告,讓大學生了解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學生可以在見習期間聽中學老師的英語課,學習中學的教學方法。二是實習期間,所有實習生都可以在實習基地聽課,把在學校學到的教學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實踐中摸索經驗,提升自己,讓自己盡快成為壹名成熟的教師,為將來成為壹名合格的中學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

8、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

本專業非常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科研活動和英語競賽。近年來在全國技能大賽中獲獎10余次。2002級學生唐在全國蒲公英杯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二等獎。由於學生參與教學科研項目,加快項目結題進程,部分學生論文可在國家級期刊發表,我系學生已公開發表論文10多篇。

畢業生1000多人,畢業生很受用人單位歡迎。前三屆畢業生就業率已達100%。98%的畢業生進入了教育領域,40%的畢業生在高校工作,如黑龍江科技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長春師範學院、燕山大學秦皇島分校等。很多同學進了省重點中學,如哈爾濱壹中、天津四中、北京十四中,剩下的2%從事其他職業(參軍、外企)。由於畢業生素質過硬,受到了哈爾濱壹中、燕山大學秦皇島分校等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帶動了多所高校對我系英語專業的爭奪。最後四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其中80%在省內高中和初中就業,有的在江浙的縣級市就業,有的在上海這樣的中心城市初中和小學就業。畢業生對我專業的教學工作表示認可,他們壹致反映:壹是在基礎階段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學生基本功過硬,語音語調純正地道,未來發展潛力大;第二,學生當老師的素質高,甚至比壹些重點大學還要好。

三,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

1,教改特色與優勢:

(1)針對高等教育擴招後學生的復雜情況,英語專業實行分層教學改革,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真正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2)每年新生入學後,舉辦“語音研究月”,糾正學生發音,解決學生語音語調問題;

(3)編寫外語課程考試試題全集,確定各門課程的考試題型,增加主觀題比重,解決考查學生能力和教師評價學生的標準問題;試題的確定直接影響教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4)制定下發《外語系關於改革外語基礎課考試形式的通知》,對英語基礎課學分進行改革,實行結構學分。從每學期的英語基礎學分中拿出1學分用於學生的口語測試,這樣筆試學分和口語測試學分壹起構成本課程的完整學分。口試為過程性測試,每學期進行三次;解決了學生過程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變終端學習為過程學習。

(5)編輯印刷《18英語專業經典背誦文選》,內容主要取自教材中的經典文章,解決了英語基礎課口語考試的材料問題。為了使基礎英語口語測試規範化、制度化,我們制定了《外語系經典文選背誦標準》,解決了該課程口語測試質量評價標準的問題。這項教學改革獲得了黑龍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6)配合課堂教學,開展了“英語戲劇社”、“語音訓練”、“英語散文詩社”等專業第二課堂活動,解決了第壹課堂知識的實踐和延伸問題,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7)將每年的5月定為英語技能學習月,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技能活動,如雙語演講比賽、雙語板書比賽、雙語故事會、英語課件制作大賽、班主任技能大賽、綜合知識競賽等。,創造機會,展示學生的才華,成為學生畢業前的壹次大練兵。

2.師範特色人才培養:學習技能和專業第二課堂活動。

英語教育專業的特點是學生未來具有優秀的教學能力,能夠勝任中學教師的工作,所以我們在學生入學時就註重教學技能的培養。首先,訓練英語語音語調,重點是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二是在專業教師指導下,舉辦英語口語、口語、閱讀、聽力比賽,頒發壹、二、三等獎,鼓勵和推薦學生參加省級以上英語口語比賽。例如,2002級學生唐在市級、省級和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壹等獎;第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將課內基礎訓練延伸到課外活動。外語系* * *推出16專業社團,每周舉辦壹次活動;第四,結合教學法課程,認真開展了實習前的實習活動和嚴格的微格教學,每個學生至少逐壹進行2-3輪微格教學,為實習做好充分準備。第五,為了加強教師的技能培訓,我們每年舉辦壹次“技能活動月”,以班級為單位舉辦多種形式的技能競賽,邀請優秀的中學教師到我部講課、現場指導,全面實踐學生的教師技能,為今後做壹名合格的中學教師打下堅實的基礎。壹年壹度的聖誕晚會是英語專業成就的集中展示。

3、加強規章制度建設:

(1)本專業管理制度健全,決定了教學的中心地位。先後制定了《教師管理條例》、《教學工作管理條例》、《科研成果獎勵辦法》等十幾項規章制度,對教風學風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保證了教師在教學中的精力投入,使日常教學工作科學、規範、有序地開展。

(2)《外語系教學管理績效量化考核暫行辦法》出臺。就是把教師的教學環節量化成壹定的分數,實行統壹的績效和按勞付酬。這壹制度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教研室主任全程跟蹤教師的教學工作,對不同職稱的教師提出不同的考核目標,規範了英語專業的教學管理。

(3)我們還實行了將教學管理權移交給教研室的做法。近年來外語系的規模不斷擴大,僅僅依靠主任或者教學主任來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動員了教研室主任在學期初、期中、期末參與教學檢查。經過培訓,他們已經能夠獨立工作,解決壹些具體的問題,比如四級輔導,學生的各種專業比賽,課外活動等。在他們的組織下,有條不紊,成績斐然。

(4)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變學生應試學習為過程學習,外語系對基礎課考試進行了改革,將口試成績納入總學分考試的內容為背誦經典文章。口試分初、中、末三次,累計總分。這樣,學生就會不斷地練習口語,變終結性考試為過程性考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為了使考試更加科學化、制度化,我們精選了18篇經典背誦文章,編輯成冊,制成磁帶發放給學生。為了規範考試形式和內容,我們編寫了《外語課程考題百科全書》,對所有外語專業課都有詳細規定,今後將作為外語系的指導性文件執行。

(5)為了幫助輔導員更好地做好學生工作,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英語教育系於2007年6月開始實施學生管理導師制和導師制。主要方法是為低年級學生逐班配備輔導員和學生,協助輔導員加強對學生的統籌管理,使教書育人協調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