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臺、橋墩施工前,審批橋墩施工專項方案,及時組織施工交底會,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模板加工前,做好對生產廠家資質和加工能力的審查,嚴格控制加工質量,模板精度應滿足規範要求。
有些工程立柱超過20米,施工單位要派專人檢查墩身垂直度、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築等重要工序。鑒於柱井較高,現場應設專人監控垂直度,監督人員也應重點監督檢查。
承臺坐標定位控制:根據建設單位施工工藝,基坑邊線、墊層邊線、模板邊線、鋼筋定位以柱中心線坐標為基準,用鋼直尺、全站儀進行細部放樣。我們主要通過同步復測和定心鋼尺距離法進行檢查,確保定位準確;在資料方面,要求施工單位提供柱中心點的坐標放線記錄和以此為依據的立模邊緣線放線記錄。
承臺垂直度控制:承臺模板垂直度主要根據測量邊線用目測和鋼尺距離法檢查;通過建議施工單位增加水平支點和加強豎向支點,控制了基礎鋼骨架的整體垂直度和穩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柱坐標定位控制:坐標定位控制:柱內預埋鋼筋的中心定位要求在鋼筋架設前根據柱的中心坐標準確定位井形支撐,並及時用鋼尺距離法檢查;鋼筋綁紮後,通過拉中間鋼尺距離的方法,復核中心偏差誤差,預測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否滿足要求。柱模板定位以柱坐標為基準,設置柱模板的內邊緣。用鋼尺距離法同步檢查模板邊距是否等距,保護層厚度是否均勻,相鄰兩柱中心線間距是否符合設計值,對角線是否偏移。資料方面,要求施工單位提供柱中心點和模板邊緣的放線記錄。
柱的垂直度控制:用鉛錘和鋼尺距離法復核暗柱縱向主筋的垂直度,施工時要求施工單位用中心鉛錘控制安裝精度;澆築前用經緯儀復核模板垂直度,澆築時用鉛錘和鋼尺距離法復核偏差。第壹層未澆完,應復檢壹次,及時發現並及時調整。
澆築混凝土時,先將柱清理幹凈,過渡層用細石混凝土或高標號半石混凝土澆築,過渡層控制在5cm左右。柱的第壹次下料量應根據振動棒的有效半徑和柱截面計算。下料滿後嚴禁振動。小截面柱或高配筋率柱的混凝土振搗可以振搗棒為主,鋼棒為輔。鋼棒僅用於導料,不應用作振搗工具。柱的施工縫應按設計和規範要求設置。
對於連續澆築墩施工,全程有監理在場,要求每車必須檢測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控制在8-10cm之間。混凝土施工應嚴格按照分層澆築、分層振搗的施工方法進行,確保不漏振、不過振,做到內實外輕。混凝土應覆蓋保溫材料進行養護。對於柱,應在柱頂鋪5cm左右厚的沙子,以保證柱頂混凝土的養護質量。
模板拆除要小心輕放,拆除後施工人員要及時清理、維修、保養模板,確保模板完好;嚴格控制柱模板拆除時間;因嚴重變形而無法修整的模板不能再使用。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