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節儉。《道德經》說:“我有三寶,我要保存。壹是善良,二是節儉,三是不敢為天下先。”總的來說,道教養生有兩個方面。壹種是開辟新的來源,即在正常的生命過程之外,開辟其他被忽視或削弱的能量來源;二是減少支出,也就是節儉,也就是少用。這個術語叫做“點亮壹盞小燈”。日常生活中處處講究節儉,許多眼花繚亂的道教養生術都植根於此。《小經》說:“少想、少想、少欲、少行、少言、少笑、少憂、少樂、少樂、少怒、少善、少惡,這十二條是健康之都的契約。”《拍枕中方》說:“夫修其性之道,不可久行。坐久了,看久了,聽久了,傷血了,臥久了,傷筋傷肉了。”甚至在飲食上要“少吃不如多吃”、“飯後少吃”甚至“晚上不吃”幾乎所有主流衛校最基本的技能都是打坐、冥想、回望、傾聽,呼吸逐漸變細、變慢,此時心跳變得更慢,人體機能處於極低消耗狀態。這個時候體力會大大恢復,身體感受到的狀態也很微妙。
第三,從柔軟開始。道家非常重視柔。在《道德經》中,柔反復出現在十幾處,如“柔是由特殊的精神引起的,弱強於強,柔強於強”等。第七十六章“人生而弱,死而強。”草木之生,柔而脆,死而枯。所以,強者死,弱者活。毀滅它的是軍隊的力量,木材的力量將被折疊。強的地方,弱的地方。“更有甚者,用了四個柔字,把柔強調到極致。在道家養生實踐中,柔也是核心之壹。道家養生中,柔貫穿始終,尤其是在養生技術的實踐中。無論坐、樁功、動,都表現出剛柔並濟,而源於道家的內功武術如八卦掌、太極拳等也高度強調剛柔的作用,崇尚剛柔並濟。
第四,道法自然。道家養生理論雖然提出了抓住天地自然的契機,但並沒有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麽復雜。所謂“大道至簡”,“饑來食,倦來眠,故只修與更元之事。他說他對這個世界感到困惑,但他在外面找到了壹個仙女。”最精彩的養生法從最普通的方面開始。用普通的方法練出不壹般的效果,誰說不出彩?道家的唱鼓、吞津液、翻目、引導,都是很好很有效的方法,簡單卻對人生有益。